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1)
(2020-06-29 21:34:21)
标签:
杨伯峻《论语译注》 |
分类: 读书 |
孔子的看人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的再传弟子李悝(他是子夏的学生)是个被归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肯定也受到孔子这句话的启发而发挥扩充出自己的察人法,我觉得它更有操作性:“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魏世家》)
孔子回答子贡关于怎样做一个君子时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是要求君子说到就要做到,反过来讲,做不到就别说出来,否则就不是君子所为。我觉得,闻一多的名言“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应该是由孔子这八个字而来的。
在说话、办事方面,孔子这样教给学生子张如何做人(子张问的是怎样做官,孔子却告诉他如何言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多听少说,多看少做,这是教人谨慎,慎言慎行就能减少犯错的概率。古今善为官者多懂得这个秘诀,这成了明哲保身的至理名言,也成了庸官的护身符。
前一篇:这几天的晨走
后一篇: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