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所思

标签:
晨走运动 |
分类: 大庆 |
晨走三湖,今天稍微缩短了一点路程,在滨州湖走一小段,从一条小道穿出、经实验中学的正门,仍走行知街回返。如果没有疫情,今天应是高考的日子。现在只有高三学生上课,一个个正在进入校园。校门前的秀水路没有红绿灯,有交警执勤,一有学生他便将过往车辆拦停,竟生出一丝感动。
今天的最高气温达33,早晨还没咋热起来,但一走仍是一身的汗,不洗个澡身上很不得劲。家里的窗子全都关上了,以保持24的室内温度;北京更热,估计得开空调了吧。
晨走路上所思所想——
我念中学的时候没有校服,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没那个条件。那时的学校要求学生佩戴校徽,现在好像不这样了。当年,肇东一中的名气相当于现在大庆的实验,进了一中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刚进入一中,我戴了几天校徽,还心自矜焉,不久,不愿戴了,觉得没意思。上大学后,所有学生都不愿戴校徽,校方要求严了就别在不显眼处。再后来工作了,单位要求戴标牌,还是没人爱戴这个劳什子,管得严了应付几天,风儿一过也就没人管了。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人只在尚不成熟的时候愿意显示(炫耀)自己的身份,经历过以后会为这种不成熟而自惭,而且,社会生存教会了人自保,谁还愿意往出亮身份呢?
上学有啥用?读书有啥用?要我看,上学、读书的好处之一是当你老了的时候仍有心气冲狗汪汪向猫喵喵,当然了,不是书教你这样做,而是长期熏染而成的与天地自然于一体的情怀与心态,这就是无用之大用,无用的东西都是暗处帮人,不会直接变现,而是助人养成一种能力,可以解决无数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科学修养应该是依据常识而不惟常识,不随帮唱影,不人云亦云。
无独有偶,发博之时看到一篇报道,可见学习之路必须有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