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年轻的后果
(2020-04-25 21:15:23)
标签:
槐花馅饺子颐和园菲茨杰拉德《本杰明.巴顿奇事》 |
分类: 北京 |
晨走没有上山,因为早晨要包饺子。我7:20回来,爸已和好了面拌好了馅,我擀皮爸包,包了110多个槐花肉馅饺子。老弟跑了会儿步回来,8点前大家全都起来了,我烧水煮饺子,两锅,一锅肉馅的,一锅素馅的(冻饺子)。槐花馅饺子咋样?只要是饺子都好吃,味道嘛,主要是蒜泥味儿,就像涮肉基本上是蘸料味儿一样。爸的说法是“没啥味儿,跟白菜没啥区别”。吃完饺子,刷完碗,打开电脑上网。
二弟前天带着狗来西山,走时遗落了一样家什——饮水壶,狗的。我没啥事儿,便骑车给送了过去,权当锻炼了,来回35KM。路过颐和园,东宫门关着,新建宫门和南如意门倒是开着的,但门可罗雀,若搁平时,那是人山人海的。南如意门那儿冬天都有人游泳,现在人更多了——聚集?戴口罩?全身就一个裤头还啥口罩?这帮北京人儿压根儿没把病毒当回事儿;别说他们,我都觉着病毒离着很远,毕竟在我所知的范围内没有一例感染者和疑似者,如此遥遥无期的防疫,谁都累呀!
提起菲茨杰拉德,首先会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他最著名的小说,别的全想不起,好像他就写了一本书似的。这回看到他的一个短篇《本杰明.巴顿奇事》,觉得也很有意思。他写了一个人逆向生长的奇特故事,本杰明一出生就是个70岁的老头,然后越活越年轻,直到回到婴儿、母腹,与父亲、妻子、儿子形成的反差碰撞出一系列的“奇事”。作家怎么写出这样一个故事?我以为应该与社会所追求的越活越年轻现象有关,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现象,谁不希望“永远年轻”呢?于是,菲氏创作出这个小说让人们看看真的“越活越年轻”会是多么别扭——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用意呢,我是看不出来了。人活一世,顺遂自然,啥年纪就该啥样,六七十岁老太太非要扮嫩成小姑娘,不恶心人吗?明明当奶奶了还跟孙女一样发嗲,家人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