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海南岛

标签:
海南岛海南的历史海南岛名称的由来 |
分类: 随笔 |
海南是个岛,岛的概念总给人以小的感觉。一说“岛”就让人想到四面环水,这头走到那头一会儿就能走到,再往前走就得进水里去了。海南岛可不是这么小,东西南北二三百公里呢,可再大的岛也还是岛啊,不过这个认识得之于知识,或者说是来自地图,实际上,来到海南,置身岛上,你根本不会有身在岛上的感觉——开车一个时辰,满眼都是山川河流,尤其是那堪与内地媲美的高山、一座座的岭峦,哪有岛的样子?
海南岛自成一个小的“大陆”,南北(海口-三亚)虽只有200KM的直线距离,气温却不太一样,海口的平均气温比三亚要低好几度。前些日子海口的最高气温只有20时,三亚还在30上下晃悠。我所在的保亭县离三亚较近(直线距离45KM),虽属山区,温度也是不低的,所以我才有炎炎夏日的感觉。
没有“大陆”的比较,海南也就不会有“岛”的概念。从地图上看,海南、台湾就像是伏在大陆这只母鸡身下的两个蛋,与“母亲”的体量比起来,孩子的个头当然小多了。我相信大陆漂移说,海南的这个“蛋”就是从大陆“漂移”出去的。如果打通琼州海峡,海南岛这个蛋就与大陆连接在了一起,岛的印象会向半岛的概念“漂移”,无论就地理还是人心都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我在海南的山里优游,所见的村名来历上都说1935年这个时间,那时是民国24年,既然使用这个参照点,也许是国民政府在那一年首次对海南的行政区划、地域名称做了全面的统一规划,使得这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海南的历史与中华同步,秦汉时已有建制,我觉得直到北宋才出现文明的萌芽,那是因为几个著名的贬官被流放至此:最有名的就是苏东坡,其次是因支持岳飞抗金的丞相李纲,另外一些贬官我记不起来了。对他们个人来说发配流放是悲剧,是政治对身心的摧残与打击,而对海南的土著来说可谓幸事,正是这些“文明世界”的不幸者给“蛮荒烟瘴”之地带来了文化的种子,才在千年的历史上一步步地缩短与内地的差距(尽管很慢),我甚至觉得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后来的明代名臣海瑞了(海瑞可是地地道道的海南土著)。
进而我又想到“海南”这个地名的由来,字面上看应是“在海之南”的意思,这个地名一定是大陆人起的,把这个岛子看作是“在海之南”,如果是岛上人命名就不会这么叫,因为海在岛的南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