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园-三永湖晨走。
一个钓鱼的人叼着烟在收拾渔具,“不钓了,该去下个地儿了,上乙烯打麻将去——人得多才多艺呀!”我忍不住“哧”了一声:就你还多才多艺?啥样人对社会没价值?就这样的!
我在湖边晨走的时候,一直在想人退休后对社会的价值问题,是不是一退休人就没用了呢?
首先,得弄清楚人活着为了什么,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生活,答案无疑是后者,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退休后就该安享退休后的生活了,不过,退休并不意味着啥也不干,那人就呆完了,也呆不住,这就需要有趣的事了。退休了、脱离工作了,个人怎样安排生活很重要,有找事干和享受生活两个选项,不管哪样,都是为了生活里有乐趣,这就必然要有事可做,要不就闲出病来了。
一些人找事做不单单是生计的需要和“闲不住”,而是想体现个人的价值、有“我对家和社会还有用”的想法。有些人有个人兴趣爱好,有些人没有,没有的若是没有活干,那就不好过了,就只能找人打麻将、找人喝小酒,那就成了待死一族,真的没啥用了。
我说的兴趣爱好不单是玩,主要说的是动手能力,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这方面我的老爸就是个例子。他老人家扛了十多年的麻袋(粮库工人),半路出家学做木匠,退休后从来没闲着,干点这儿干点那儿,从盖房到做饭,似乎没啥他不会干的。我爸心灵手巧,啥玩意儿坏了总能想办法修补上,如今八十多岁了,连上山背水的小车都是自己改制的,有些活儿和思路连我都想不来。这就是干了一辈子的人的晚年生活,如此不也其乐融融吗?不成为子女的累赘,做饭看孙子让我们省了多大的心呢!我爸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着这样去做;我爸也是退休者的榜样,勤动手对自己有好处,还为儿女分忧呢,这不就是价值的体现吗?
工业化以来,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作为大机器上的小零件,只会干自己负责的那一点点事,一旦离开工作,会觉得自己啥也不会干了,常常生出无能之感。这就看出爱好、兴趣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了,这些与工作无关,只与生活相关。
现在的孩子自小就学些特长,只要不是为了成名成家或给高考加分,还是有好处的。琴棋书画这些特长小时候学会了,它们会伴随人的一生,尤其是业余及晚年的生活,让你摆脱无事可做的空虚。
如果没学过这些也不要紧,勤于动手动脑,照样会丰富人的生活。一个人有点儿爱好最好,没有爱好也得有点儿动手能力,擅动脑筋,乐于做事,这样退休以后才能免除寂寞无聊。
退了休的人种个花了养个鱼了开个荒了种个地了都行,只要别太辛苦自己,怎么就行。我正在敲这些字的时候,楼上那个老太太又在我的窗前归拢她捡来的废品了。大热的天背着好几个大袋子,是不是挺辛苦受罪,听我这么说她笑了:“嗨,呆着难受,闲不住啊!”我敬重这样的人,他们的“闲不住”就是价值的体现;拿这个老太太来说,她在这儿陪读给孙女做饭,可以使儿子安心于工作,同时自己的“不闲着”,还能有一笔收入,挣钱倒在其次,她的闲不住往大了说是连接了环保生态链啊!这是多大的价值啊!
相形之下,有些人活的确实没有价值,有的简直是社会的废物。这样的大有人在,他们不创造价值也就罢了,还给社会添堵:素质低下、举止粗俗、言语猥亵,望之不似人样,不是欺负弱小就是蛮不讲理,抢方向盘、火车霸座、倚老卖老等等等等,都是这些人干的。这些人渣虽然引起公愤,更来气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好像拿这些人没办法——我这一来气有点儿跑题了,不过也算题内的话。
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像我爸、我家楼上那个老太太那样该有多好,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本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们才是过好了人这一辈子的生活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