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立精神不止青年,老有所为表现在一个人都能玩得意趣盎然

(2019-07-14 21:13:53)
标签:

刘慈欣

读书生活

自玩是种能力

分类: 随笔

青园-三永湖晨走。这几天湖里多了几只大鸟,有人说是天鹅,哪有那么短脖子的天鹅?我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能看见一对儿漂亮的小柴犬,它们爱和人玩,我就拍拍它们的脑袋,玩去吧。

热天在持续,白日呆在家里看书,午时医院小走,晚饮后散步。


《人类正活在技术的安乐窝里》是一篇潘石屹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对话,以刘为主,潘像个采访者。刘慈欣的忧虑说到底还是担忧人的退化问题,也就是我们所知的不用则废的进化论现象。他们提到航天与核能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计算机,也给出了解释,我还有一点补充,那就是这三者放在一起,航天与核能好比硬件,计算机相当于软件,软件个人和小组织就能干,搞起来难度要小一些,发展自然要快一些,而硬件因为其“硬”,就需要实力,需要集体也就是国家的力量才搞得起来,那能快得起来吗?我还有个比方,计算机好比化学实验室,而航天与核能如同大型化工装置,做个小实验很容易,而放大了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可就不像做实验那么简单了,尽管原理是一样的。


电影《偷书贼》里的小女孩因为在地下室读书,从而在大轰炸中幸免于难,读书挽救了一条性命。如果说电影是虚构的,那么照片则是真实的。那是1940年的一张照片,在伦敦西区被轰炸过的图书馆废墟里,几个英国绅士在寻找、看书,那种沉迷令人感叹,书使他们忘记了现场的惨状,也忘记了自身的危险处境,这是书对人灵魂的拯救。所以,我庆幸自己是个爱看书的人,看书使我免于无聊,充实并丰富了我的生活。同时我也可怜那些不爱看书、一看书就头疼的人,你看他们整天空虚成了啥样,不是找那个喝酒,就是找那个玩牌,从来不会有静下来看会儿书的念头。

退休的人如果是个喜欢干活的,如果身体允许还能再找个事做,那么他的日子仍能按部就班地过下去;如果不想再做事或没有一技之长,他就会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难以适应。所以,无论哪种人(前一种人总有干不动的一天)都应该有个爱好,在没班可上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一些。我说的这些个爱好有个前提,那就是自己能独立干的事情,而不是像打牌一样得几个人在一起才行的那种。我的看法是,只要不依赖与他人打哈凑趣地活,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生活就行——文雅的呢看书写字、琴棋书画,庸常的呢花鸟鱼虫,爱干活的呢开荒种地,哪怕捡垃圾呢,都算是值得称道的人生。

其实,不惟退休的人,也包括还有班上、可一下了班闲下来就不知咋打发日子的人,这些人把日子(生命)过得极其乏味,不是东撺掇就是西联系,不是哪天到哪聚聚就是哪天去哪玩玩,他们靠着动物合群的本能活着——这么活着,还不可怜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退休后的价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