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扎堆儿聊天的为啥越来越少?
(2019-05-20 08:04:00)
2019年5月9日
连续三天,都是30的热天,白天不再出去了。前两天,我逛了两天胡同,也挺热的,不想再逛了。
北京的胡同说起来远不如它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名儿好听,肉眼一看多是破破烂烂,被汽车、自行车塞得窄窄的,很难看,若说是这些破胡同里有什么文化,真的有点儿匪夷所思。
最近这些年,北京的胡同改造了不少,打造出几条景观式的胡同,南锣鼓巷、煤市街就是它们的代表。这样的胡同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像破衣烂衫的乞丐一样看着很不像样子。
有些胡同乍一瞧还挺像回事儿,可如意门一开,里边照例是破大家儿似的。中国人特别要面子,关起门来过日子,留个门脸是给外人看的。这个也不能说不对,面子要紧,里子也还是些微讲究一点儿的好,就是所说的生活质量吧。
说起胡同离不开四合院,现如今北京中规中矩的四合院并不多了,它们都被神秘的人或单位占据着,大多数四合院不是拆了就是被搭建的房屋弄得乱七八糟。
你以为住这种平房的都是老北京吗?错啦,大多是外地人,当然,房子还是北京人的,不过房主早搬到五环以外去了,他们把房子租给外地人吃瓦片儿,还自嘲被外地人撵出北京城去了。
我逛胡同时总留意着有没有扎堆儿聊天的老头儿,想听听他们聊的什么,这现象越来越少见,想想也是,老北京都走了,外地人谁认识谁呀,都一门心思琢磨哪挣钱去,哪来的闲心摆龙门阵侃大山呢?
胡同若是没有人气那还逛个什么劲啊,我已逛过旧城的好多胡同了,有的不下十来次了,再咋看也没新鲜可看,既然没有新鲜事儿,也就用不着瞎逛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