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吃字,让人无可奈何
(2019-03-23 22:46:07)
标签:
梦吃 |
分类: 大庆 |
5:32起床,青园晨走近四圈,挺冷。
10点,去三永湖快走,风仍不小,稀释了阳光的热力。我以为周六的龙达路上有集,一个老太太说“没了一年多了,买个菜成是不方便啦”。新起的东城菜价普遍贵,连街上的豆腐都3元/块,而乙烯龙凤才2块钱,贵出1.5倍。
人类吃的种类并不多,主食无外乎米、面等几样,副食类的果蔬也就十几种,却为了吃啥而眼花缭乱难以选择,只不过将这些东西打乱组合就让人“不知吃啥好了”,其实,东西还是那几样,都是地里长出来的,在“科学”的加工下,变成了目不暇接的“产品”。
人已成为石化产品的食用者,重视口味,也重视营养,可那营养是靠概念支撑的,哪来的那么多“有机”、“绿色”呀?人吃的那些美味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却自以为活在一个绿色的世界里。
吃,这个字眼多粗俗,换成进食、用膳,多文雅,若说成是摄入能量,又显着很科学了——一个吃字的多重感受。与此相反,拉尿更不堪入耳了,若换成排泄、更衣、纵气、清空,就能忍受也好像文明一些了。
食文化应该是文化在先,没有文化就是一个吃,不可能将食物上升到文化的层面。
人因为自认为有理想,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便不满足于简单浅薄的娱乐形式,便无穷尽地变换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没那么多花样,结果是慌乱、无目的、摇摆不定,在几种“创新”中陶醉或无以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