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5日
(2018-03-05 22:24:15)
标签:
微信朋友圈网络舆情 |
分类: 大庆 |
下午开调度会,接着又开纪检工作会,时间超过了一个半小时。会上说的最多的是新媒体网络舆情,因为春节期间几个车间的员工在朋友圈里转发不当言论被公安机关调查,其中某人被行政拘留15天,用领导的话讲,“老觉得自个儿多重要,在那儿瞎说,跟你有个屁关系啊?”
下班回家,坐下来看微信朋友圈;我不开流量,只在家中用WIFI上网。我只在家呆了一小时,来回坐车跑路不单单是浇浇花、给鱼换水,主要是看看微信上家人都发了些啥(联系人都是自家人,我从不加外人),而且,大脑和眼睛也要轻松一下,老对着电脑累呀!
有了电话(手机),我们不写信了,然后,连Email也懒得写了,到了短信、微信时代,我们连电话都不愿打了。微信有语言视频聊天,可在工作环境严格或要求安静的场所,还得按动键盘敲字,那跟发短信有啥区别?我看还不如短信快捷,不用流量就能看,若说费用嘛,哪个资费不赠你几百条免费短信,你写得了那么多吗?
这两天把酒停了,晚上只吃一个苹果,因为隔一天就要献血了。苹果是人最常吃的水果。我就是以苹果为主,梨次之,橘子再次之。苹果大概是人类最感恩的水果了,我猜想可能它问世最早也最受人类青睐,你看它既承担了引诱人类繁衍的重任(夏娃偷食了苹果),还向牛顿抛去一个苹果启迪了科学——万有引力,所以史上才有“金苹果”一说吧?
世界在人的眼里是模糊的,好像在跟人捉迷藏,聪明的人类总想看清它、搞懂它,于是有了科学,不过,科学毕竟有局限性,模糊数学即应运而生,试图以模糊去逼近真实,从“模糊”的角度来看,人只能见到蒙着面纱的真实,这是人类的宿命。在这里,科学与艺术显现出相似的一面,讲的都是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