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日记(63)
(2018-02-12 22:22:20)
标签:
苏州同学 |
分类: 老日记 |
天色转阴,报有阵雨。九时,去文庙,据说是宋代大学士范仲淹建的学庙合一的建筑,现辟为碑刻博物馆。文庙黄墙朱门,古木林立,碎条铺地,生有苔藓,透着沧桑。这里展出南宋黄裳八图中的四图,即《天文图》、《地理图》、《平江图》、《帝王绍运图》,还有吴道子画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以及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墓贴。
沧浪亭离文庙不远,我认为是第一大骗人去处。观前街商业气息浓厚,我在这条街上的书店里买了两本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和蒙田的《人生随笔》。
白塔东路26号是苏州电力电容器厂,王明杰在那儿工作。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会他。我们在厂门口登了记,找到了王明杰。我们近两年没见了,他没啥变化,高高的胖乎乎的样子。他们厂不大,八百多人,福利性质,1/4是残疾人。他领我们去他的住处,小院平房,完全是民居住宅,屋里乱得不能再乱,居家过日子的器具一应俱全。他和一个离了婚的助工住一屋,新鲜的是他们还得交房费、电费,用水也受限制。用水使的是院里的小井,用提桶往上拎,这可太古老了。院里还有别的住家,见来了新客,跟王明杰打招呼:“来客人啦?”
稍稍吃点东西,我们三个一起去了附近的拙政园。苏州以园林著名,拙政园乃其代表,不过,我是看不出来它有什么特点,只是想起它跟《红楼梦》有点关系,好像是贾政提到了它。不过,由于好朋友在一起,我的想象力高涨,心里生出无数的神思,妙语如珠地往外吐。
游园归来,我们在他的住处吃完饭喝酒。他每月的工资一百挂零,比较紧张,早晚自己动手烧饭,中午在食堂吃。工资有限,他像当地人一样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哪像我们似的总下饭店。“外边太贵了”,他出去买了两样蔬菜,换了两瓶啤酒,在院里用煤油炉烧菜。我一看,出去买了白酒和豆干等下酒之物。正喝着酒,王明杰的师傅、也是他的对象介绍人,带着责备的口气说他:“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大人呢?”还有什么“君子一言”之类的话。原来,王明杰今天去相亲,因为接待我们爽了约,他师傅“兴师问罪”来了。王明杰给我看了他对象的照片,问我咋样,我一看太一般了,借着酒劲直说了:“你应该再找个更秀气的。”他以前见过几个,都没相中,可这个我觉得一般的姑娘他倒挺满意,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他虽说还喜欢研究哲学,可我看他眼下的情形顾不上了。他得为结婚成家做物质准备,因为没个万八千的根本结不了婚。苏州跟国内许多城市一样,房子很紧张,一般得等到三十岁兴许能分到房子。
王明杰同屋的那个助工跟我们一起喝酒,他是个戴假发的秃头,51岁了,从他正在钻研的《迪斯科入门》来看,他一直为再婚而努力着。我们喝酒的时候,来了一个电工学院的校友,电材系的,他走后王明杰说这是个一心奔钱的人,“净想着钱”,的确,他说的话一直没离了仕途利禄,一点都不掩饰。我想,这个人若是谈恋爱,就是直奔婚姻家庭,不可能说情意绵绵的情话的。
酒后,我与王明杰在静悄悄的小巷里散步。酒喝得太多了,我都不知道咋喝那么多酒,外面一见风,吐在一棵树下。晚上,我和他挤在一个床上,又说了一会儿话,他说早点睡吧,明早他得起早去对象那儿“负荆请罪”呢。我却一时难以入睡,躺在那儿胡思乱想着。
我比较了一下南京、上海、苏州三地的姑娘,认为,南京姑娘的脸长得还可以,但身材不太理想;上海姑娘举止文雅仪态不错,不过姿容身材一般;苏州姑娘呢?在我眼里最美,清秀婉约,姑苏之地果然是盛产才子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