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日记(62)
(2018-02-11 21:09:29)
标签:
老日记无锡旅游惠山公园太湖鼋头渚蠡园 |
分类: 老日记 |
一个多小时,不到四点我们到了无锡,天还是黑的。无锡火车站蛮好,站台到出口两边列着精致的广告牌。我们在候车室内计划着今日的行程,怎样才能玩好无锡。五点多,我们坐上2线公交去惠山风景区。无锡的街巷很窄,公交车开得飞快,司机的技术了得。
惠山公园已经开门,走进去观风量景。亭台楼阁,古人遗迹颇多,乾隆的题字到处都是。来这儿锻炼的人很多。瞧那两位,相对而立运气,像要打架。我们遇一老者,以为六十来岁,一问才知已八十有三——身体真好哇!我跟他打听树木的名称,他以为我是学植物的,指着那些树说这是玉兰树,那是桂花树、迎春树,等等。他的普通话很难懂,他便在我的本上写下了什么月份开什么花:一月梅花,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月季,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逢仙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金灯花,十二月腊梅。老先生的字很好。
惠山号称江南第一山,并不高,登之却也令人气喘。天下第二泉,泉里的金鱼尺把长。二泉映月,阿炳的传说,还有石床。那棵600年的银杏在1982年结出果来,树身上寄生出霹雳树。
去太湖鼋头渚,大失所望。广福寺内香烟缭绕,老和尚受完施舍闭目撞钟,做法事的声音极似悲音。我觉得这些和尚挺可怜,对那些进香叩头的游人充满了不屑。
我气喘嘘嘘地爬上鹿顶山,登上新建的舒天阁,四下远眺,才觉得太湖之美来。但见:烟波浩淼,水天合一,湖中三山朦朦胧胧,水上行船如静物,其实在虫蚁般蠕动。登高望太湖,也看到了条块分割的水田,明白了江南为何成为鱼米之乡。
蠡园在太湖边上,越王勾践、范蠡西施的传说被浓缩到一条小船上,假的可笑。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烟消云散,全无踪迹,只留下传说供后人赏玩。
一天转下来,筋疲力尽,在从梅园到鼋头渚的船上,我迷迷登登地打盹,在去苏州的车上也昏昏欲睡。这种旅游能看到什么呢?我觉得只有行家才能看出门道,我的修行太浅,这么走马观花地看,似乎是糟蹋了美景。
我们夜里到了苏州,太晚了,不能找王明杰了,我们坐上1路车到三元坊,穿过书院巷和三多巷,找到了吴县第二招待所,宿费一人一晚3.7元。洗浴,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