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

(2018-01-02 21:18:38)
分类: 随笔
      我想起很多年前、至少十五年以前吧,我在北京的清河二街那座小小的清真寺(已拆除,现在清河边上的是后建的)观看开斋节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穆斯林的世界,看到他们彼此致以“拉撒目”,感到很真诚,是信仰与节日把本不认识的他们变成了兄弟,决不会像我们汉人那样非熟人不打招呼。多年来,我还忽略了当时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我站在廊下,向一个带小帽盔儿的穆斯林打问礼拜的情形,他跟我并排站着,回答我问题的同时,还像哥们儿一样似带拥抱地抚了一下我的肩膀。当时我对这一友好的举动没在意,后来想到真的很耐人寻味,让我很有温暖的意思。为什么穆斯林能这样,而我们就不能呢?这就是宗教信仰由于无的差别了。这件事让我格外对穆斯林有敬重之感,说“格外”,是因为在此之前我读过两遍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对回族穆斯林有所了解。

痛苦的人最不愿见到欢乐的场面,他会躲开世人,因为他更知道不愿把自己的痛苦传染给大家,就像家里有了丧事的人不会去出席欢乐的宴会一样。他们更愿意独处或跟家人在一起,或者与一幅抑郁的画作相对。

在孤独的场合下怀念故人更适合,或欢笑、或畅饮、或倾诉、或淡淡的忧伤,都相宜,而一旦全都请到现场,往往放不开了——试想,我想请几位同学聚会,席面上借着酒遮脸,唱起一首歌,同学他们能不能放得开呢?

黄永玉在怀念野夫的《迟到的追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死了,许许多多活着的好人就沉默地怀念起他的一些好处来。一些小小的龃龉和纠缠不清的怨尤和口角再不会发生了。即使是坏人哩,人们也诅咒他一个时期,然后慢慢地淡忘了。人的记忆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它时常容易把好与坏用成见混淆在历史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仪式
后一篇:排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