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2017-11-15 22:20:02)
标签:
黄永玉 |
分类: 读书 |
晚上,焯粉丝切白菜,拌了一碗凉菜,饮读于家。书与文字像酒与水一样滋养着我的生命。
黄永玉在他的散文《速写因缘》写了一段徐悲鸿的往事,当时他在画模特,徐来了,指出“靠里的脚踝骨比外边的高”,然后徐跟那个74岁的老模特说话,老汉曾是个“大厨房的厨子”,徐:“喔,厨房大师傅啊!了不得!那您能办什么酒席呀?”老头答道:“办酒席不难,难的是炒青菜!”徐一听,“素坐起来:‘耶,老人家呀!你这句话说的好呀!简直是近乎道矣!是呀,炒青菜才是真功夫。这和素描、速写一样嘛!”我也不由“素坐”起来,这个老人家悟出了道——真谛——呀!
再看一段黄永玉写他的恩师益友吴廷标先生,情真意切呀!——
“十年前我在旧金山的报摊上看到杂志上有他的漫画和速写不禁热泪滂沱。最近辗转得到他的消息,我很认真地、虔诚地写一封长长的信给他。要找个认真的时间,一个人真的情绪和天气。告诉他,我不单长大了,也老了。告诉他,分别这半个世纪,我最少每个月都真诚地想他一次……”
还是在《速写因缘》里,我感触于黄老头写的这一段——“诸位见过黄昏的落日吗?见过。见过咸蛋黄颜色的落日吗?见过。见过扁扁的,仿佛流淌着红色汁液的落日吗?唔……不一定见过。见过方形的落日吗?……你会相信的。我做农民的时候真见过。是一种从容地、微笑着慢慢隐退的平行四边形。”这是画者才有的感受,还须是在苦的人生中历练过的人才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