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书途

标签:
z204刘震云旅途 |
分类: 读书 |
Z204一开车(17:47),我便拿出吃食,一边喝酒一边看读者。我颇感欣慰的一点是,这趟车上有好几个读书人,比如我邻座的女人,看一本很厚的专业书,在旅途中,这种书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进去的。我心里再次划过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刘震云把他的姥姥和舅舅看作“导师”,他们让我看到有耐心、肯下苦功夫、精雕细刻的认真劲儿,也看到只有把无生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做好一件事。在平常人身上常会闪现着这种哲学的毫光,只要多加注意,我们身边还是有这样认真的人的,他们在角落里、在内心深处做着一些颇具匠心的事,我们得多多留神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
刘震云的眼光十分犀利,在这篇短文的最后,他写了一句:“树的品种的对比能够表现一个民族的心态”。的确如此,一个民族的性格从种树上就能反映出来,杨树长得快,成为我们公路两旁最多的行道树,再看欧洲的城市乡村,数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我们太急功近利了,也许是我们这一百多年来的落后遗留下的病根太深了,穷怕了。因为急功近利,现在很少有人肯下慢工夫,所以精致奇巧的工艺品、艺术品也就绝迹了。
《老先生的礼数》里写老画家戴敦邦“溽暑天气,为了作画,他在室内穿着棉袄”,我很不解,大夏天的,这位老画家为什么要穿着棉袄画画呢?这是艺术家的怪癖吗?
清早洗漱时,一人问我要点牙膏,“出来啥也没带”,我说那怎么刷呢?他把牙膏挤在手指头上,“就用手指刷吧”我俩都觉得挺好玩,全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