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8日

标签:
鲁迅《呐喊》大庆乙烯人工湖 |
分类: 读书 |
偶一心血来潮,翻开了《鲁迅全集》,从《呐喊》读起。第一篇是《一件小事》,当过学生的都读过这篇课文,鲁迅碰上的小事若是拿到今天会怎样呢?车夫会停下来扶起那个慢慢摔倒的老女人吗?那个老女人该不会是个碰瓷儿的吧?答案几乎肯定是这样的:车夫要么跑掉,要么被讹;回过头来再想,那个车夫为啥要那样做?人未必多好,世风也未见得优,可能警局在跟前吧?再看坐车的“我”——怪车夫多事的心理直到今天还活着,换了我会怎样呢?事不关己,则充当路人;遇到摔倒的老人,我肯定不敢贸然去扶——见义勇为是有条件的,如果不影响自己的事,那就伸一把手帮个忙,若是干扰了自己的生活,那就只好爱莫能助了。我这也是皮袍下面藏着的“小”,谁没有“小”过呢,何况我一个庸常之人?
《呐喊》一共集有14篇作品,公认的名篇有《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等,《社戏》算是一篇散文,写一帮男孩子看戏的经过,从语文课文没选的开头可知,鲁迅不喜欢京剧的原因。《鸭的喜剧》是一个幽默的小品文,有趣而已。鸭的喜剧却是蝌蚪的悲剧。善心有时会在无意中行恶。有些篇什平平(《端午节》),硬要从中找出“意义”来就显得牵强,比如《兔与猫》。即使鲁迅,也非字字皆珠玑篇篇如刀枪。







前一篇:龙凤—大庆东站
后一篇:2017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