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穆《湖上闲思录》

(2017-03-12 21:58:08)
标签:

钱穆

《湖上闲思录》

分类: 读书
    升温结束,今早变天,北风发威,冷意加强,虽是降温,最高气温依然是零上,3℃。午间飘起了雪花,半个时辰,落地即化,傍晚就被风吹干了。若从昨晚的明月与今晨的朝阳来看,或许以为天气预报失误了,但最终还是气象台赢了——只要赢多负少就可以了,你不能过于奢求,老天爷的心事哪能说得全准呢?
    312日是植树节,我理了发,白花花的头发雪般地洒落——黑发很少了。

    前些时候,读钱穆《湖上闲思录》,有种感觉:史铁生应是钱穆的爱好者吧?我在钱穆的《神与圣》里嗅到了史铁生的味道。也许,只要冥想、思想,就都有这个味道、哲学的味道?也不尽然,待我看看,史铁生读过钱穆否?不过我想,钱史等人的意义不在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而在于他们对人的思考,他们的“玄”有了神秘,我猜不透那神秘,因为他们都没猜透,要不何必写出?我又悟出一点不是道理的道理:他们的文字源于思考,其价值所在,就是引发我的思考——一代代思考下去,要不人类怎么存续?

钱穆先生在70年前就感觉到或悟出“网络”,你看:中国诗人用的世网二字,现在更见确切。世界真如一口网,横一条,竖一条,东牵西拉,把你紧紧捆扎在里面。

不过,我从钱穆所得不多,那种民国以前的语言让我难以卒读,能有数行有感文句已属难得——


神是非人间的,圣则是人间的。神是超人间而投入于人间的,圣是人间的而又是超出于人间的。

在人生中间确曾有过圣,但亦确没有过神。神是纯想像,纯理论的,而圣则是经验的,实际的。纵然其间多少也有些人类的想像参加了。但神是在纯想像的底子上而涂抹上人生的实际经验,圣则是在人生实际经验上而涂抹上些想像。

圣世与神国又不同,神国须把现世倒转到创造者那边去,圣世则即在现世上建造,依然是一现世。换言之,神国在天上,圣世在地下。神国在以往,圣世在将来。或者说神国在外,圣世在己。

原始佛教,本来应是一个祈求出世的宗教,如是则依然面向着自然,依然不失其探讨自然的热忱。但佛教一到了中国,出世的意味转淡,台贤禅净中的佛菩萨,便和中国社会的圣人益发接近了。眼光心血转向到人圈子里来,中国高僧们的终极想望,其实只不过要做一个中国化的西方圣人,即是一个寄迹于人圈子里而闪身在人事外面的新圣人。这便成为佛教之中国化。道家非圣无神,他们则在想做一出世的仙人。仙人只想跳出人世间,但并不想跳出自然界。似乎在中国人的想像中,自然界之外,或自然界之上,好像再没有别一世界了,好像再没有别一种东西像神之存在了。因此中国社会一向所崇奉之神,其实仍是由人类转变为神的。中国人心中所想像之神和仙,其实也都还是人呀! 


若一个人一个人分析看,则人类确有种种缺点,种种罪恶。因为一个个的人也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但你若会通人类大群历史文化之总体而观之,则人世间一切的善,何一非人类群业之所造,又如何说人性是恶呢?


烹饪的质和味,建筑的料和样,行路的工具与设备,凡属物质生活方面的一切,都先我而存在,超然独立于我之外,并不与我同归消灭。你却说是我的,如何真算是我的呢?外面早有这一套,把你装进去,你却说这是我的,认真说,你才是他的。


任何一个人的思想,严格讲来,不能说是他的思想。那里有一个人会独自有他的我的思想的呢?因此严格地说,天地间绝没有真正的我的思想,因此也就没有我的,也便没有


参加住屋,不如参加造屋。参加听戏,不如参加演戏,更不如参加编剧与作曲。人生和演剧毕竟不同,因人生同时是剧员,而同时又是编剧者作曲人。一方无我,一方却是不朽。一般人都相信,人死了,灵魂还存在,这是不朽。中国古人却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凡属德功言,都成为社群之共同的,超小我而独立存在,有其客观的发展。我们也可说,这正是死者的灵魂,在这上面依附存在而表现了。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标榜着一种中和态度的人生哲学,显然是由中国北方农村经济下产生。他们不耽空寂,但也不着功利,儒家的中和态度是笃实的。墨家在当时,大概他们的出身较儒家是更艰苦些,因而他们笃实的意味也较儒家更浓厚了。由笃实而走上艰苦的路,便不免有些像贪功利。当时中国北方农村需要笃实,却不必定太需要艰苦。因此墨家思想终因其太接近计较功利,而没有儒家般易受人欢迎。道家则较闲散,但又折向空寂了。只有儒家在不太紧张,又不太闲散之中道上,这是中国思想之正脉。

 

东方人说,鬼者归也,神者升也。鬼只是己死的人在未死的人的心里残存下的一些记忆。那些记忆,日渐退淡消失。譬如行人,愈走愈远,音闻隔阔,而终于不知其所往。至于那些记忆,仍能在后人心里活泼呈现,非但不退淡,不消失,而且反加浓了,反更鲜明强烈地活跃了,那便不叫鬼而叫神。鬼是死后人格之暂时保存,这一种保存是不可久的,将会逐渐散失。神则是死后人格之继续扩大,他将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永远昭昭赫赫地在后人之心目中。

 

西方自然科学是紧张心绪下的产物。他们爱把一切不相干的东西尽量剔除,专从一点上直线深入,因此便有一切科学知识之发现。

 

蜾臝虫捕捉螟蛉,把来藏在阴处,再从自己尾梢射出一种毒汁,把那螟蛉麻醉了。然后在那麻醉的螟蛉身上放射子卵。待那些子卵渐渐孵化成幼虫,那时螟蛉尚在麻醉中,尚未腐烂,然后那蜾臝的幼虫,可以把螟蛉当食粮。待到螟蛉吃完了,幼虫也长成了蜾臝,可以自己飞行觅食了。这又是一番大计划,大经纶,但那蜾臝也像没有如此思想过,只是平白地径直懂得做这件事。心理学家也称此为本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日记(24)
后一篇:2017年03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