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
(2016-09-13 21:53:15)
标签:
迟子建《空色林澡屋》 |
分类: 读书 |
厂长星期天飞到北京,周一上午向总部汇报完腈纶的生产现状便飞回来了。大家关心的是总部给的腈纶是开是停的结论。中午在食堂吃饭,厂长说着这事儿:“如果没有TK在那儿,估计总部就不让你开了——咱大老远去那儿两眼一摸黑,谁认识你呀?人家只算经济帐,才不管你的死活呢!”书记一旁也感叹道:“唉,看来还是朝中得有人啊!”虽然腈纶还能再开下去,不过能开多久就不好说了,如果市场老不好转、老是亏损,该停还是得停。有人说这种夕阳产业根本不会有希望,既然早晚得停还不如早停,可以早找出路。我的判断是,腈纶可能还有三到五年的寿命,到那时大批员工到了退休年龄,剩余人员的安置就好解决一些,上次各厂人员的调剂计划里没有腈纶厂就透露出了这一端倪;最难办的就是厂子停了人咋安置的问题,公司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啥时机?自然减员。
我每天都要打开几次一个叫“登山小鲁”的人的博客,这个人不写博客,而是天天往上贴小说,一天要贴好多篇,其中不乏名家、佳作。我很惊叹这个人,因为他不可能逐字地往电脑上敲,那他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的这些小说的电子版的呢?因为,有些小说是刚刚发表在期刊上的新作,这一般是在网上找不到的。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发表在《北京文学》2016年第8期上,今天,它赫然出现在 “登山小鲁”的博客上。我马上阅读这篇小说,看完十分迷惘,不明白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也想不透迟子建想表达什么意思。这篇小说除了还是迟子的文风外,与她的大多数小说又完全不同,剧情扑朔迷离,读者不知所云,如堕五里雾中。
艺术品诞生之后,创作者即完成了使命,历史很有可能将其遗忘,时间只记住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