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讲价
(2016-01-15 21:31:53)
标签:
讲价 |
分类: 随笔 |
晚上去饭店,两大家子、十多口人,老讲叫“会亲家”。没想到居然还是熟人,朋友的关系上又加了层亲戚。这顿饭我见识到了年轻人的求婚告白,网上总能看到这类的东西,不以这种拙劣的模仿为然,可因是家里的真人,身在其境也就不觉秀的千篇一律了。席上,老太太很能讲,老头一言不发(耳背无法交流),我的收获是这样的一句:“从前是交心,现在是交心眼儿。”
过去家里来人去戚,都是在家中待客,主要是因为囊中羞涩,在家弄上一桌饭菜,既显得亲热又能省些银两——当然喽,这都是说我等平头百姓,豪门富奢不在此列。如今人的兜里有些闲钱了,吃顿饭店是很随便点儿事了,一来了亲朋好友(尤其人多),多是去餐馆饭店表示迎迓之意,省事。在家里招待是有条件的,房间够大是其次,主要得有一两个下厨的,粗通烹饪之道而且能不嫌麻烦,此事自然须主人担当,可人一进厨房谁来陪客聊天?把客人扔于客厅而主人在厨房忙活,主客双方都觉不自在。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说,来人去戚,吃饭的话,还是外头的好,钱能买来自在,还赚回了面子。
一件东西的价值多少因人而异,也就有了“讲价”之说。价格公道是指交易双方都认可的那个价位。“讲价”现象的大行其道说明了人的诚信之风已经丧失,虚抬物价已成常态,此中的高手故可拿个好的价钱,更多的是挨宰的“傻蛋”。其实,人的确是“傻蛋”,叫出任何一个人来,你能全知全明吗?任何人都是“以一当十”,“一”的方面在行,“九”个方面就是“傻蛋”,所以,人皆有做“傻蛋”的荣幸。
为什么号称“货真价实”、“言无二价”的N年老店得人信任?一是N年铸就的信誉,二是节省唾沫星子——费半天口舌讲下几文钱的价来,买卖双方真的得了便宜吗?未必;除了以此为乐来消耗时光的人,讲价是件费时费力的买卖。
我希望所有的物品都明码标价而且不用讲价,省事省心而且谁也不用纠结于吃亏上当了。我倾向于不讲价,可活在现实当中,不讲价就等于“傻蛋”、多花冤枉钱,也就只好讲价了。我毕竟不擅长此道,不用两个回合,要买我就掏钱了;所以,我真诚地希望这个世界没讲价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