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01月13日

(2016-01-13 21:35:14)
标签:

贾平凹

杨绛

      凌晨三时醒,难眠,看散文两篇,皆名家之作,一是《河在峰头上流过》,贾平凹的,另一为《劳神父》,杨绛的。
    先看老贾,他上秦岭遇见修行的高人,悟而作画;怎么这样的高人我从来没遇上过,好像他们都是为名家准备的,要不就是名家杜撰虚构出来的?你可以解释为高人才能与高人相知,俗人没那个眼力与悟性,可是,真的那样吗?老贾的散文好,我便又读了一遍他的《辞宴书》,写得就是好,不服不行。
    杨绛老先生的文字与她的年龄一样沉稳徐行,娓娓道来的话让人心里十分熨贴,她讲的小时候的事引出我的一番感想:小孩子最无功利,在大人眼里啥用没有的东西都会让他欢喜得不行,那是真心的喜欢,也只有小孩子才能流露出这样纯粹的欢喜,大了以后你就再也找不到这清澈的小溪了。
    其实,我还看了第三篇文章,也是名家写的,陈忠实的《蚕儿》,说实在的,有前边两篇比着,这一篇就显得逊色了——我把电脑合上,打算眯个觉,可是再没睡着,脑子里想着事,挨到起床的那个点儿。

我有位同事,他的腰腿成了天气的晴雨表,一阴天准有反应,那才准呢。比如今儿吃完早餐往出走,他揉着腰说地上的霜雪应该是昨晚七点多下的。那个时辰我还在饮读,没留神黑乎乎的外头,我相信他说的应该对。他是70后,比我小好几岁,可“体龄”比我大多了。


花生米何以成佐酒佳品耐嚼、抗咀嚼且可潜在抗饥,科学讲还挺有营养。我母亲生前练习自然功,有关花生米去皮吃的说法我很信服,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坚决不吃那层“红衣”。此外,我以为,花生米还有简便易得、雅俗皆宜之功效,雅士以为佳物,俗人又有何说呢?


都市的菜市场越来越萎缩,市民的买菜方式发生改变,新生的中产阶层以大型超市为菜篮子,而底层百姓选择的是小超市、个体果蔬店、食杂以及流动街头的菜贩。我不喜欢大超市,买菜都是去菜市场或小超市,那儿卖的菜比大超市的新鲜、便宜。取消、取缔大型菜市场是市政当局短视行为、弱智办法。我一点也不以为菜市上讨价还价就庸俗,谁不想让有限的钱买最大限度的东西?不要迷信大超市,至少蔬菜他就比不过菜市场的新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之所得
后一篇:请客—讲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