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未必在书房

(2015-12-27 12:48:33)
标签:

书房

文化

读写

分类: 读书
   

清晨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润那么亮,有她安安静静地挂着,路灯就显着多余了。迎着这样的月亮走,心里的暖意便可抵挡冬夜的寒气了。

一年倏忽即过,感觉真快,细审下来,做的事着实不少,如果你写日记,就会看到自己这一年留下的痕迹。白驹过隙是因为回顾往事时白纸一张,浑浑噩噩地过,那一年真的是眨眼就没,如此想来,还是尽量多做些事、有意义的事吧,多少弥补一些光阴飞逝的遗憾。

向往有一间书房,似成读书人的时尚,其实,书房好弄,学识难当,好在学识肉眼看不出来,而书房明摆在那儿。别管学问有没有,书房是有了,就有了附庸奉雅的道具。我不要书房,哪儿能看书,哪儿就是书房,沙发、板凳、餐桌、厕所、公交车,都可以成为我的书房。真正的读书人并非只在书房里才能读,拿书房当道具的必不看书。这些人为显得有学问,把书房造得跟图书馆似的,这是读书、做学问吗?如今纸书与图书馆皆非必须了,网络把一切知识全都一网打尽了,你想找什么?百度即可;小小的一块U盘,就是一座图书馆。古人有“腹笥”之说,指的是人肚子里有学问,“书都装在肚子里了”——现代科技若是能把U盘植入脑里,那就人人都成脑笥、书袋了。

读古人之书,没有字典不行;梁实秋先生不算古人,可读他之书,得老翻词典——“生词”(用典)太多了!辞典备于案侧,图网络便利,无须查阅,随手几击,其意即白。

一篇文章没引出我的文字,不是那文章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得让我无话可说。前人的文章让你不敢下笔,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哇!我想说的已被人家说过了,我再说,不是拾人牙慧吗?世界之大、历史之长,我想到的前人也想到了,那我就因此而不说了吗?说还是要说的,看怎么说,“换句话说”,就是说(写)的艺术。每与前人所写“撞车”,大可会心一笑——英雄所见略同啊!

我写故我在,写须读也,不读焉能成思?我想,若这么写下去,写到七老八十,或亦能有所得,书文传世是年轻时的想法,老之将至已不存此念,否则,是不是有点儿老顽童“少不更事”的劲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干部与工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