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职称

(2014-12-25 20:43:18)
标签:

职称评定

分类: 习作
   

2014年已到尾声了,今年的职称评定拖到今天下午才进行,我估计这跟公司主管这一工作的副总经理“出事儿”(被查)有关,况且年底领导的工作太忙,这件事就给推迟了。我做了多年的评委,今年还是。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就接到一些“请多关照”的电话,例来如此,也是人之常情。

想起11年前写过一篇习作,翻将出来,稍加修改贴到博客上——

 

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职称评定工作开始了。对于相关的人——想晋升上一级职称的人——便开始忙着准备有关材料,寻找成果、论文、先进证书以最大化加分点。按公司的职称评定办法,实行量化考核,把每人的“闪光点”都变成分数,分数靠前,才会有优势、有竞争力。这种办法虽还不尽完美,但比起从前的上级拍板或评委打分要合理一些。

今年A又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材料,细看一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确认无误后交到了人事部门,自此一颗心悬了起来。这已是他第三年申报职称了,前两次都以落选而告终。他的量化考核分数还未高到能进等额评审(进入此一阶段基本相当于成功晋级)里,落入了差额序列命运就不好说了,成与不成全在评委手里的那只笔。

工作了这么些年,虽没有太大的成绩,没提个一官半职,一直是个技术人员,但大大小小的科技成果还是有不少的。按说他的量化分数也不低,但那些门路精的人所获的奖项级别比他更高,分值自然拉他一大块。天晓得他们是怎么弄来的国家级大奖,有的还不是本公司的。A当然不知道,人家的广泛交游也提升了他们可资利用的价值——这是一个讲究交换的社会,你得有用才会有人交你,这就难怪某大学的科研项目获奖为什么会有某某的名了。如此一来,A货真价实的分数就比不过人家了,因为他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个省部级,因而只能等着被“差”了。

他跟那些个评委虽说也都认识,但谈不上熟,平时见面打个招呼而已。他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所以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有人说这就是知名度不够,“啥叫知名度?常在一块儿搓麻将、总在一起喝大酒,相互之间称兄道弟,你就有知名度啦!”这话虽拿不上桌面,但就是这个理儿。因为与评委的关系不熟,头两回他就吃了这种亏,别人给评委的“印象”深,自然就被划了√,他就只能名落孙山。有朋友劝他多和评委们沟通沟通,勤打招呼,到时准管用。他虽有点书呆子气,但并未呆到那个地步,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只是很犯难那样去做。这并非是他自命清高,而是一见那些不熟悉的评委没啥说的,挺尴尬,所以总也打不开局面。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不适应现在的形势,不会和人吃吃喝喝、玩玩笑笑、扯淡闲聊,如果他总跟那些人打个麻将、喝个小酒,没事儿到一块儿瞎扯,凭这种“哥们儿”似的关系,到时焉能不给他划√呢?唉,没办法,麻将不会,扑克不打,烟酒不沾,平时总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很少与人来往,给人的印象能深吗?知道有他这么个人就不错了。

A坐在屋里心里忐忑着,手向电话伸了几伸又缩了回去。再过几天就要开会定这事了,几个说得上话的已打过了招呼,但这还远远不够。给另一些评委打打电话?平时也不来往,事到眼前去求人家总有点张不开口,这不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吗?打了不定管用,可不打心里又……

一声叹息,听天由命吧。( 2004-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