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出的精品(1)
(2014-12-21 21:01:15)
标签:
《读者》《我的小树林》福斯特皮皮《环保是一种时尚》 |
分类: 读书 |
若是让我选编一部《读者》的精华本,管保所选的文章货真价实;肯定有个人的好恶,但大抵差不太多。《读者》跟随我太多年了,其实她也只是个80后,至今不过三十余岁。《读者》是与读者一起长大的,从薄到厚,由浅入深,从每年12期到24期,到发行量突破千万,《读者》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有了今天的质量,长成了巨树的身姿。
我在2001年第4期《读者》上看到了一篇福斯特的短文,《我的小树林》,它让我的心为之一动:好文!几百个字道出了人的快乐与欲望的关系。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的这篇散文大约写于八十年前,中国的读者十几年前也看到了。瞧,尽管有很多像福斯特这样的智者一再地提醒,几十年来,人并没进步多少。
几年前,我购买了一片小树林——里面树不多,并且被一条人行道分割成两半。一些人总想占点便宜,这是正常现象,然而时间久了,小树林给我带来的烦恼,让我发现一个问题:财产对人的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同期还有一篇皮皮的《环保是一种时尚》,其中的一段我深有同感,觉着那个“吝啬鬼”简直指的就是我呀!
——作为普通人, 可能没人反对环保, 可许多并不反对环保的人实际上也没为环保做点什么。于是, 下面的状态并不会受到谴责, 良心也坦然。我没有把洗澡的水存起来冲厕所, 我也没有把淘米的水用来洗菜, 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 因为我付水费了……我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用纸从没考虑到两面利用, 仅仅因为我用的那些纸都是免费得来的; 有时也是为了好看, 总不能给人家写信或者投稿都用反面已经用过的废纸吧, 这是礼貌问题。我认识一个人, 他在用水方面是个地地道道的“吝啬鬼”。他把洗澡水用来冲厕所, 把洗菜的水用来洗别的菜。有一次他对我说, 我知道这也许帮不了什么忙, 我知道我节约的这么点水还抵不上一个公共场合坏水龙头一刻钟流失的水, 我知道我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中国太大了, 我甚至不能在公共浴池制止那些让淋浴没完没了冲洗自己的人, 可我还是愿意尽我所能节约一点水。我想的是我一天省下的水至少能让一棵小树成活。于是, 所有的树木在我这儿都变得具体了, 我和它们之间也有了联系, 当我看着它们的时候, 我就很幸福, 这幸福的感觉又会给我新的力量, 坚持做下去。他的理解打动了我, 倒不是他做的事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但他能让自己从中获得安慰, 这境界已经让我羡慕。
如果多数人对陋习见惯不惊麻木不仁,那么生活里让我们不习惯的事就会越来越多,结果是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猪圈了。
我骑过很多山地,见过许多秃山,也见过人工补救的山林。只要不再人为地毁灭,再生林还会成为原始森林的。
想起一句古诗——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