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读出的精品(1)

(2014-12-21 21:01:15)
标签:

《读者》

《我的小树林》

福斯特

皮皮

《环保是一种时尚》

分类: 读书
   

若是让我选编一部《读者》的精华本,管保所选的文章货真价实;肯定有个人的好恶,但大抵差不太多。《读者》跟随我太多年了,其实她也只是个80后,至今不过三十余岁。《读者》是与读者一起长大的,从薄到厚,由浅入深,从每年12期到24期,到发行量突破千万,《读者》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有了今天的质量,长成了巨树的身姿。

 

我在2001年第4期《读者》上看到了一篇福斯特的短文,《我的小树林》,它让我的心为之一动:好文!几百个字道出了人的快乐与欲望的关系。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的这篇散文大约写于八十年前,中国的读者十几年前也看到了。瞧,尽管有很多像福斯特这样的智者一再地提醒,几十年来,人并没进步多少。

 

                                    《我的小树林》

 

几年前,我购买了一片小树林——里面树不多,并且被一条人行道分割成两半。一些人总想占点便宜,这是正常现象,然而时间久了,小树林给我带来的烦恼,让我发现一个问题:财产对人的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小树林使我心里时常沉甸甸的。它给我权威,却拿走了欢乐。因为这笔财产使我拥有许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给我带来了麻烦和不便。就好比家具需要除尘,除尘器又需要佣人,佣人又需要保险印花,这些事情让我在准备赴宴或者到约旦河里游泳之前,左思右想,不能决定去还是不去,原本的好心情随之荡然无存。
   
其次,我觉得小树林应该再大一些。几天前,我在树林里散步,听到有嫩枝响动。我很恼火,以为有人在采摘刺莓,走近时,看到是一只小鸟。这下我乐了:我拥有了一只小鸟。小鸟却不像我一样高兴,它一看清我的脸就惊恐地飞过树林,落到一片田野上。这片田野是海妮西太太的,现在小鸟成了她的了。倘若林子再大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了,可我没有能力买下她的田野,也不愿意谋财害命,这种种限制使我心烦意乱。
   
其三,财产使拥有者感到他应该用它做一些事情。有时,我想砍倒这些树,留下林地;有时,又想在这些树缝中间栽满新树。这些奇怪的想法折磨着我,我无法享受小树林。
   
我们这些地球的生命有权利追求物质利益。然而我们不知道如何回避它,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以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占有欲纠缠在一起。用但丁的话来说,拥有便是损失。
   
其四,是黑刺梅带给我的。在这片贫瘠的小树林里,黑刺梅产量不多,于是便被人采走。毛地黄也如此——人们将它连根拔起。受过教育的淑女们甚至将蘑菇刨出,在星期一的课堂上展示。另一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士,将欧洲蕨放在她们男友的臂弯里,地上扔着报纸、锡铁盒。上帝啊,我的小树林到底属不属于我?如果它属于我,我能阻止别人在那儿散步吗?
   
-雷吉斯附近也有一片小树林,也因为被一条人行道分割开而遭殃。那个拥有者在这方面毫不犹豫,他在人行道两侧筑了高大的石头墙,并在上面架了桥,众人像白蚁一样沿通道穿过,看不到黑刺梅。这个能干的家伙真正主宰了他的小树林。
   
可能最终我也会这么做,用墙将林子围起来,用栅栏把众人挡开,直到我也能真正享用我的小树林。这些都是我可能会有的特点 :身体肥胖、贪得无厌、貌似强大而自私透顶。

 

同期还有一篇皮皮的《环保是一种时尚》,其中的一段我深有同感,觉着那个“吝啬鬼”简直指的就是我呀!

 

——作为普通人, 可能没人反对环保, 可许多并不反对环保的人实际上也没为环保做点什么。于是, 下面的状态并不会受到谴责, 良心也坦然。我没有把洗澡的水存起来冲厕所, 我也没有把淘米的水用来洗菜, 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 因为我付水费了……我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用纸从没考虑到两面利用, 仅仅因为我用的那些纸都是免费得来的; 有时也是为了好看, 总不能给人家写信或者投稿都用反面已经用过的废纸吧, 这是礼貌问题。我认识一个人, 他在用水方面是个地地道道的“吝啬鬼”。他把洗澡水用来冲厕所, 把洗菜的水用来洗别的菜。有一次他对我说, 我知道这也许帮不了什么忙, 我知道我节约的这么点水还抵不上一个公共场合坏水龙头一刻钟流失的水, 我知道我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中国太大了, 我甚至不能在公共浴池制止那些让淋浴没完没了冲洗自己的人, 可我还是愿意尽我所能节约一点水。我想的是我一天省下的水至少能让一棵小树成活。于是, 所有的树木在我这儿都变得具体了, 我和它们之间也有了联系, 当我看着它们的时候, 我就很幸福, 这幸福的感觉又会给我新的力量, 坚持做下去。他的理解打动了我, 倒不是他做的事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但他能让自己从中获得安慰, 这境界已经让我羡慕。

 

 

如果多数人对陋习见惯不惊麻木不仁,那么生活里让我们不习惯的事就会越来越多,结果是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猪圈了。

 

我骑过很多山地,见过许多秃山,也见过人工补救的山林。只要不再人为地毁灭,再生林还会成为原始森林的。

 

想起一句古诗——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信脑开河
后一篇:高调与息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