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大名博

(2014-11-19 21:40:18)
标签:

马未都

张鸣

杨恒均

分类: 随笔
   

我曾写过一个《四大名博》,哪四位?郑渊洁、马未都、张鸣、孔庆东也。这四个人的博客我天天看,一篇不拉。

几年过去了,“四大名博”剩了俩——马未都和张鸣。

最先被我“除名”的是老孔:这个家伙确实有才,不承认不行,但此人信口开河、口无遮拦,老拿出名士的劲儿来装疯卖傻,说出的话既不像个教授,也不负责任——你毕竟为人师啊,怎么能骂大街呢?遂将孔博从收藏夹里删除,再也不看了。

郑渊洁的博客看的多了,发现内容都差不多,开始觉得新鲜的观点在循环往复之后就失去了新意;既然看不到新的东西,也就无须看下去了;不过,我绝对佩服老郑的,人家靠想象力写出的那些书培育出了多少祖国的花朵啊!

“四大”去半之后,我又候补了几位,像刀尔登、柴静、赵普,但他们写的不多(现在刀、柴几乎不写了,赵普呢,偶尔发上一篇),还进不到“N大”之列。另有几位我感兴趣的学者,比如李零,人家根本不写博客。我是这样理解的,搞学术毕竟是才是正统,博客只不过是闲来之笔。

目前,我确立了“三大名博”,马、张二位外加了个“老杨头”——“民主小贩”杨恒均。老杨头其实比我还小一岁,博客写的很勤奋,对国内国际局势、民主的观点讲得头头是道,常常发吾深省,被我引以为师。

博客对他们来说是副业,属于消遣性的享受,对我而言,常写博客能促进读书思考,也是一种润笔(没有稿费呀)、润脑的好办法。读写之余看看张、马、杨的博客,瞧瞧马未都那一句话点睛的小品文、读读张鸣对教育体制的抨击和以古喻今的明清民国故事、听听杨恒均对时局的分析和民主启蒙……既是换换脑子,也是一种休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