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一岭骑行(4)

标签:
柴河牡丹江三道通骑车 |
分类: 户外单车 |
柴河的主打风景区叫“北国小九寨”,还有 60KM,太远,不去了。柴河的广场、街头晨练的人很多,可见这里的人确已城市化了。
5:15离店,吃早餐时下起小雨,不大,没一会儿停了,接着走。西边的乌云里响着咕噜咕噜的雷声,有时还咔咔的挺响,我以为一场雨不可避免,不过它是干打雷不下雨,后来那云飘到身后去了,太阳一点点儿地、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
骑出7KM,一道大坡之下,牡丹江出现在眼前。一提牡丹江,想到的总是那座城,而实际上确有这么一条江,大方向是由北向南的。我今天的行程大体上沿着此江逆流而上,所经之地有二道河子、三道河子、莲花湖,目的地是三道通镇;可以说,今天才是此次骑行的精华时段,此前此后可视为赶路。
我想到了今天的路要以上为主,但还是没有想到强度会那样的大——立陡的大坡,有的竟似北京西山的防火道,使我不停地从最高档换到最低档、再从最低变至最高……我像只蚂蚁在一条无休无止的正弦波上爬行,一会儿慢如蜗牛,一会儿快似奔马。这样的路非常消耗体力,后来,有些大陡坡我就下车推着走了。而且,这条路的路况不是很好,有些地方遍布大坑,下大坡不敢放开速度,有几回躲不过去硬着头皮往上轧。我开始急躁起来,似这样的速度,天黑前还能赶到三道通吗?
正午,骑到一个叫边安的小村子,有家小吃部,不营业,一个学生模样的黑脸少年见我是骑车的,不无炫耀地说自己刚骑完川藏线回来。他告诉我再往前骑15KM就是三道河子,“那儿有饭店,半小时就到”。我一听心内暗笑:小子,你以为骑了川藏就口气大得没边了?15KM,这样的山路,你半小时就能骑到?你是专业骑手?事实上,我花了一个钟头才骑到三道河子,一个很小的村镇,一点钟吃完早餐式的午饭:三个花卷、一碗粥、一大碟咸菜。
骑过莲花湖,我把电站的大坝当成了过江的桥,其实我盼望的江桥还没到。我问了几个人,他们都说我要走的路不好走,“土道”,指给我一条常规路线,“进新村,直接走,过了东兴村有条左转奔三道通的山路”。他们众口一词,我也从善如流。骑过字石砬子、新民,暮色浓重的时候到了东兴村,该村是“八女投江”中八女之一、杨贵珍的家乡,路边立着石碑。路上我曾一度犹豫着是不是往前走,但小山村哪里有旅店,只能前行。
去往三道通的山路因山体滑坡而封闭,路口堵着土堆,车辆是无法通行的。看着那些有点儿惊险的石壁,我不敢怠慢,加速通过,好在这条路不太陡,骑得很快。我的水喝光了,在一个叫四道沟的村子买了瓶水。村里的人照常从这条路出入,“不是下雨天,没事”。一段平坦的路面像油般地发亮,戴着墨镜看不清楚(眼镜摘不下,因为飞虫直打脸),近前才知道是水淹路面,有20米长,最深处没过车轴,连我的鞋也进水了。
骑出大山,看到过江的大桥,问了两次路,骑到三道通的时候已经18:45,天完全黑透了。小镇上的几家旅店都满了,后来一对儿老两口接纳了我。客房既满,我和老头住在他们家开的台球室里。他家院里有间小木屋,可以淋浴,虽然水凉了点儿,但能洗上澡真的该谢天谢地了。
包里的食物还够,我去外面拎回两瓶啤酒,边喝边跟躺在床上的老头聊天。老头儿一天三顿酒,酒后舌头发硬,兴奋、爱说话,我才知道这里的旅店为啥这样的紧张:“镇子里正在盖楼,民工多;还有办升学宴,远亲来了不少。”
当日里程:165KM;总里程:57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