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一岭骑行(3)
标签:
亚布力鱼池张广才岭柴河牡丹江 |
分类: 户外单车 |
我住的旅店性价比挺高,就是有点儿不肃静,火车“拉鼻儿”(鸣笛)倒在其次,主要是入住的人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一个两口子干仗、“东西被扔了出来”的女子离家出走住了进来,不断地打电话,等我迷糊着了她又叫醒老板娘,要走,“我姐来接我了”。老板娘脾气挺好,还陪着这个女人说话,一直到接她的车来——开个旅店不易啊!揿亮手机一瞧,1:06,睡不着,硬睡,良久,迷糊了。
5:40动身,骑出亚布力,G301铺上了柏油,路况好得让我放下心来,嗅着满鼻的稻香,在蓝天白云下再次翻越张广才岭。
张广才岭这个地名很奇怪,“张广才”是何等人物,竟能成为地理名词?我一百度,不禁哑然失笑:根据康熙年间的《五体清文鉴》和乾隆年间撰写的《三合便览》二书中记载,张广才岭满语为julgen sain alin,音译为遮根猜良,意为“幸头好”,即吉祥如意的意思。康熙年间张广才岭以森林资源闻名中外,珍禽异兽广布,因此被康熙命名为“遮根猜”。道光年间以后开放柳条边关内汉人大量移民,白读成“张广才”岭——呵呵,原来是这样啊。
我骑的这条路上有两道大坡,虎峰大岭之后还有一道大梁,这是我第三次翻越它们了。仅仅两年的时间,沿途又冒出几个新的景点,比如虎峰高速路间夹着的那块儿景观带,明明是在林海雪原,却莫名其妙地模仿江南水乡。
13时,骑到海林市边,匆匆吃了午饭,穿过海林城区,爬大漫冈子去牡丹江。
早晨即觉后轮缺气,路过鱼池时借气筒补足了气,后来还是气不足,这成了我一块心病。路过海南,看到一个自行车修理部,赶紧停下来修车,一摸外带,又扎了一截儿同样的钢丝——这两次骑行够背的,连扎了几次车。人家修车师傅就是专业,十分钟完活儿,瞧人家扒胎上带,俩手揉扯两下就搞定了,而我不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得累出一身大汗。
三点多钟骑到牡丹江,连张照片都没拍,出城直奔柴河。离开鹤大线,看见柴河支线,一条新铺的黑色柏油路面,两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般地立着密麻麻的宣传柴河美景的图片,旅游气氛搞得倍儿足。一路上坡,17:15进了柴河。
如果说内蒙古的柴河是个农村的小镇子,黑龙江的柴河则是个城味十足的大地方。柴河林业局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捯扯得十分的鲜亮,哪里像是大山里的小镇?
街口有一卖瓜的车,先消灭掉一个小西瓜,又买了一大兜子香瓜,路上可以顶饥解渴。
我意识到这里的旅馆价格要高,问了几家果然如此,不甘心,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住处,独卫,仅20元。擦洗一番,出去买回酒菜,窗外就是花团锦簇的绿地,看着电视,听着外面柴河的宣传片,喝着小酒——柴河,名不虚传啊!
当日里程: 144KM;总里程:412K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