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心里先得有善

(2014-01-07 21:24:05)
标签:

邵逸夫

慈善

父亲的三句箴言

杂谈

分类: 随笔
   

几天前我就感觉到天在悄然变长。天长是以夜幕的推迟降临开始的,而晨光差不多还是在昨天、前天、大前天的那个时辰亮起。现在的傍晚,一般到四点才开灯,这要比前些日子提前了约有半个钟头的光景。

 

中国应当大力提倡、鼓励民间慈善业,不能只靠官办红十字会,要将志愿者行动深入到家家户户。如果有渠道上门,很多人会将用不着的东西通过志愿者一级级地传递送达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员手中,而现在的情况是,好多人家的物品用不着了,堆在家里占地儿,想捐无门,弃之又太可惜。我是看了刘瑜的一篇文章才有这个念头的,但在我国要实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想想看,若是真的有人上门服务,我们敢开门吗?我们能相信他(她)吗?中国的事情千丝万缕地缠在一起,得等到全都好了才行;等到那时候,也就不必特地强调慈善了——及此,不由不再次兴叹!

 

香港巨富邵逸夫去世,享年107岁,人瑞啊!最早得知其名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去北航看望在那儿上学的老弟,见到校园里有座逸夫馆。从那儿以后,我经常在各地校园里发现这样的“逸夫馆”,大、中、小学都有。见的多了就想,这邵逸夫真有钱啊!我以为这个名字早已作古了,今天方知此前他与我同在一个世界上,也是这时才知道老爷子是做影视业的。除此之外,我对邵逸夫一无所知,但永远记住了那些数不过来的“逸夫馆”,能有钱捐给教育,即使求的是名,但功在立人,惠及后代,德载千秋,善莫大焉!向这位老人鞠躬!

 

2013年《读者》第21期有篇《父亲的三句箴言》,我觉得这位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父亲过去肯定:1、曾经富过,诗书传过家,才不以失物为意;2、重亲情,方不与兄弟争家产;3、深知育人如育树之理——这三条归纳在一起,还得有一副乐观的性格才行。

 

:《父亲的三句箴言》——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棚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棚的后墙掏开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座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家当应一家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得突发脑溢血,匆匆离世。

  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他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了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如今,每当闲暇时,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干部测评
后一篇:中美同此凉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