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怕冷的奥运精神

(2013-11-08 22:14:54)
标签:

冬奥会

杂谈

分类: 随笔
   

我总觉得节气对应的是中原一带,到了东北这儿就偏差了很多。不过,昨天立冬,气温果然降了,在零度上下徘徊着。我穿上了绒裤,快走在路上时不用再脱掉棉衣,露出令人注目的“半截袖”了。每入冬季,户外过冬,而室内却是过夏,因为楼里温暖如春啊;不仅如此,我还要天天往地板上泼水,造出一泓“人工湖”来加湿呢。

 

1996年办过冬亚会的冰城哈尔滨因冬季太冷而无法申奥,这个理由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冬奥会不就是应该在冰天雪地里开吗?我很快就明白了,这就是商业化运作的结果啊!运动已非运动本身,得考虑到方方面面,至少,把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冻得“紫勒嚎青”地不来捧场了咋办,没人看了还咋赚钱啊?奥委会的思路有问题啊!中国最适合办冬奥的是黑龙江和吉林,再往南移就得人工造雪了,但为了越来越怕冷、越来越娇气的观众,多花点儿“造雪制冰费”又算得了什么呢?刚才说了,再说一遍:运动已经与运动的实质越来越远了,离奥林匹克精神越来越远了。

 

明星的出场费应该定价、限价,哪能露个面、唱个歌、跳个舞就十万、百万地拿钱,这不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失衡与嫉妒,而是它冲击了整个消费结构的链条;这一群体的收入畸高必然造成一大部分人的收入下降,而且对广大的青少年是个错误引导,使他们追星、迷星——全去唱歌跳舞,正事谁来干?

 

怀有职业歧视的人都是没干过活儿的人,干过活儿的人绝对敬重工作着的人,哪怕那是“低贱的工作”、“没技术含量的工作”——人应该以会一门儿手艺为荣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