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信
(2013-11-01 22:13:53)
标签:
情感 |
分类: 过去的岁月 |
岩兄:
此时是北京时间下午三点半,我的书房因楼的遮挡而拒绝了阳光,使它像染上了通常印象里初冬的灰色,但并不冷,因为暖气已经给上了。我知道此时的多伦多还为夜幕笼罩,你忙碌了一天还在梦乡,祝你睡得香甜,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东半球的太阳,然后接受我这封黎明的问候。
今年初你回国内过春节,感觉到北京、哈尔滨的巨大变化,但对越来越爱怀旧的我来说,时常缅怀逝去的岁月,留恋不再的时光。你还记得哈尔滨的特色小吃吗?豆制品加肉联红肠,或者一碟花生米、一盘炝土豆丝儿,就可以为我们的畅饮提供不错的下酒菜儿。军工白、红酒、哈啤使我们陶醉,墙根儿一溜酒瓶子成了我们酒量的炫耀。听说已九十高寿的老奶奶身体那样硬朗可是真高兴,又想起她老人家叼烟袋、喝烧酒的神态。她曾多次跟我说起你不抓紧处对象、耽搁她实现抱重孙子的太奶愿望,老太太可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早已实现这一愿望,相比之下,我们希望借老寿星的光,也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估计你没时间到学校看看,我简单地描绘一下它的模样。我最近一次回校是去年的10月2号,我骑着自行车从大庆骑进哈尔滨,本想夜宿原建筑文化宫(现在成了洗浴广场——澡堂子),但校园的冷清使我打消了这一想法。咱们的电工小院主楼还在,由从前的动力之巅沉到楼海之底,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不会再存在了(注:这是我的误判,主楼至今仍在,哈理工东区)。楼里的黑暗还保持着你离开它时的样子。校园内一字楼、工字楼粉刷了外表,学生宿舍还一如既往,但新填了一幢学生公寓楼,位置在原来一字楼打横的红砖校工厂处。操场更小了,还是沙土地,当时浇了一小块儿冰场,只能练练速滑,而没有了当年可以打冰球的场地。当年学滑冰时我急于求成,不注意姿势,而你就能一招一式按正规要求去练;结果是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上冰后还会不会滑(离校后再没上过冰),现在你冬天还滑冰吗?
就写到这儿吧,有人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