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有心方能大而成才
(2013-10-29 22:01:05)
标签:
校园 |
分类: 随笔 |
梦:……老弟所在的ORACLE足球队与SUN足球队打比赛,球场不在室外,而是室内的塑胶场地。我觉得ORACLE不是SUN的对手,果然,最后以大比分落败。不过,球员们并不以此为意,输赢就是个玩,赛前训练时还有个女球迷进场一块儿踢球呢。老弟把脏的球衣塞进背包准备回家,我到厨房看看弄点儿啥吃的,灶台上还剩着一些昨天的食物(元宵大小的馒头和摊在盖帘上的面筋),可以做顿面片汤了……
耶鲁国大(新加坡)的女学生冯源说道:“如果每一天都能有改变,做一件打破常规的事情,即使是一件荒谬的事情,积累下来,生活就与众不同了。”这真是小姑娘的天真啊,一听就是没经过世事的人说的话,用不着一天干一件“打破常规的事情”或“荒谬的事情”,一个月、一年干一件就让人受不了啦;再说了,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新主意,若有还不成了发明家啦?小姑娘肯定不会想到,做一件荒谬的事就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危害甚至灾难——不用多久,等她长了点儿人生的见识,摔几个跟头、碰几次钉子,就会觉得常规的生活和稳定的日子是多么的难得了。
年轻人追求特立独行,也就是不一样,因为缺乏内涵(肚里没干货),只能在表面上“不一样”,故意显现出与众不同,这叫什么?这叫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例如,“摆心形求爱”、所谓的“行为艺术”,等等)。他们不明白,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非常规的形式才是可取的,才是真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只是形式,不能成为目的,你首先得有明确的目的。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是很无聊的、幼稚的,会被“过来人”(指他们的同龄人)嗤之以鼻的。
人都是逐渐长大的,但愿他们早些长大,而且长大以后别再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少发傻气、少干傻事,别当傻帽儿,除非你是干正事儿——啥是正事儿?有两个真实的例子可以说明:
1、北京四中有一个初三学生叫谢嘉欣,每天坐地铁上学,对地铁内的空气质量发生了兴趣,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调查,他的调查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有建议,得出的结果与我的体验完全一样,比如,2号线最佳,而6号线、8号线呛鼻子。
2、也是北京的小学生,一个12岁的少年发现了用啤酒除蚂蚁的方法,在今年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得了一等奖。
青少年应该向这样的同学看齐、学习,把爱好、兴趣投入到有益的事情上去。这样的孩子才是有心人,我认为他们的将来肯定不会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