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白菜的命
(2012-10-28 21:34:16)
标签:
秋菜土豆白菜杂谈 |
分类: 随笔 |
昨夜的风雨想来不小,不仅把放在窗台上的梨吹到楼下摔成几瓣儿,更使天气瞬间进入了冬季,让纷纷的落叶像鸟一样坠入半是残冰的水洼里慢慢地被冻结……
冬天就要——不,已经来了,我把去年、前年、大前年过冬的棉衣拿出来穿上了,走在夜里也没获得太多的暖意,看来冬天的确是以迅雷不及掩面之势来临了;也就是说,昨日的雨是2012年的最后一场雨,如果再下那就是2012年的头一场雪了。
午时,我到市场买了一袋土豆,论袋卖的,35元一袋,大约50多斤。
现在已是储存秋菜的末尾了,十一前就有腌咸菜的了。前些日子,小区里有卖大白菜的,两毛钱一斤,非常便宜,而且还是剔除了外帮儿、剥好了的,我就买了几棵杵到阳台上;还在想,今年种白菜的农民亏了。
每到这个节令,土豆、白菜是最贱的时候。不用往早了追溯,就在我离开校门、自己刚挣钱的时候,每年一入秋单位都要派人派车出去上土豆、白菜、大葱给职工分秋菜,这算是一项福利,人口重的老师傅们都是几百、上千斤地往家买,我们这些小年轻的就帮着往家送。而今,“分东西”、“上秋菜”已成陈年旧事,其实也就不到二十年的光景,竟然有恍若隔世之感了!“老人儿”一回想起来,对照现在的单位“啥也不分”竟然有些留恋那暂了,“啥也不分、分钱就行——可钱也没有啊!”
到了我自己刚成家的时候,也买过几回秋菜、腌过酸菜,后来觉着麻烦,不弄了,缸也送人了。自那儿以后,我就再没大量地买过秋菜,因为我觉得,储存秋菜在从前是因为物质匮乏、穷,其后呢,则是习惯成自然,多是上岁数人的人还在做,年轻的才不会呢,有鲜菜干嘛吃陈年土豆啊?你想啊,买了一大堆白菜、搬到楼上,不像农村家家有菜窖,没处搁没处放的,占地方不说还得总掰帮子收拾它,真要算笔帐,最后吃到肚里的并不比去市场现买现吃省钱。因此,每年此时,我只一次性地买不超过十棵大白菜、几十斤土豆,仅此而已。
说到底,这不就是贫困年代坐下的“病”吗?这个“病”就是习惯,你看俺们这一代人到现在还忘不掉土豆白菜炖粉条,还是好酸菜馅饺子这一口儿,不就是自小的习惯培养出来的口味吗?所以,当我多年前看到崔永元在《不过如此》里写他从国外回来闻到炖菜的酱香味潸然泪下的段落时很有同感。
今天晚上,我削了三个土豆与豆腐一起炖了,拌个凉菜,佐以经典的花生米下酒,翻着读者,嘴里一点都不觉得寡淡,就想:那些挑剔好吃不好吃的人是不是嘴太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