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首骑

标签:
骑车户外大庆买书休闲 |
分类: 户外单车 |
好天的诱惑使人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几天前我就瞄准了这一天,今早起来望风,没感觉到风丝。虽然气温还不到最佳时候,却不能再等了,我今天要出去骑一圈,就当本年度骑行的热身。
8:30,从车棚推出我的“三枪”,短程没必要出动“骑行者”,“三枪”就行了。
大庆还没从冬日里缓过来,草黄树黑,看不到一丝绿色。湿地的芦苇收割了,露出白白的雪和水色的冰,冷冷的。我们石化城的人工湖一团雪白,把一冬下的那点儿雪倍加珍惜,惟恐水随天去。一路上,大点的水泡子都是这样。
天好,路上的骑手就多,对向不断出现车队,最多的一帮儿得有三、四十号人,都憋了一冬啦!他们骑车要的是人多热闹,我不喜欢,因为那会影响我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和随时随地生出的想法;这是我骑行的主要兴趣之一,失去了它骑车就没了主心骨、丢了魂魄。我不强求别人,只按自己的想法上路。
过了湿地大桥,我发现农场的楼房已拆得只剩了四座空壳子。最早的乙烯建设者们曾想把石化生活区建在这里,最终只留下了二十来栋楼,命名为名不副实的乙烯农场。大庆目前尚健在的“老会战”或他们的家属享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待遇,以优惠价得到一所单元房,油田那边的“创业园”建在乘风一带,我们石化的“会战园”就定址在农场。这件好事不是所有的“老会战”都满意,因为他们以前的收入太低,所攒的全部积蓄也不够买楼的,尽管是优惠价。当然,在房价高企的形势下,他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在建与不建、建在哪儿的问题上,他们没少让现任领导头疼。这么多年了,大庆一直在建、不停地建,不知啥时能建完,能有个稳定的模样。
三个钟头,骑到让湖路,简单地吃了午饭,去师范学院对面的书店。我有一张这家书店的购书卡,此次骑车可以顺便买几本书——我做事愿意尽量使效率最大化,把几件事凑在一起办了。
在书店盘桓近一小时,买了六本书:黄苗子的《苗老汉聊天系列》之《野史杂闻》、《学艺微言》、《书虫小札》;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旧人旧事》、《打渔杀家》。
对中国图书的价格,有人说太贵,有的人说跟国外比要便宜,贵与贱跟个人的收入有关,对于挣大钱的人来说当然便宜,但这类人看书的不多;对生活比较紧迫的阶层显然还拿不出“闲钱”来买书。想一想小时候,日子过得那么紧巴,我不是还拣破烂儿卖钱买书(小人书)吗?一角钱一本的小人书得凑十个罐头瓶子啊!有人提出全年购书款占年收入的百分比之说,若按此说我们中石油的所有员工都是能买得起书的——一年拿出一千块钱来买书的确不算多而且完全满足阅读的需求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所有人读得起书、大多数人有时间读书、一部分人热爱读书。
将近一时,我骑车回返,来去一共七个多小时,行程 88KM。去时微微顶风,回来大部顺风。来时走的世纪大道、西宾路一线,回程走中央大街、铁人大道、南一路、萨大路、南三路、龙凤、乙烯这条路,形成一个环。
我们大庆的路真是不错,可是回到石化城,路面塌陷很厉害,车来车往地直“撅搭”。
到了厂门口,忽见厂门一侧的石化展览中心正在拆,好好的为啥要拆呢?——我们其实没在建设,只是拆、拆、拆,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其尽量久地存在而是为了下一次的拆、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