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儿中的想象

(2012-03-16 12:31:1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闹钟照常清晨响起,窗外还很暗,而每日此时早就天光通亮了。细瞧,在下雪。看着是下雪,听到的却是雨声,屋顶一片白,地面一片黑,灰灰的天幕上簌簌地落着绒毛般的雪花,乱煞人眼。走出去,脚下是冰、雪、水三态混合的雪泥,没有冰的硬滑,没有雪的柔软,只有水的粘腻,呱叽呱叽的。这是本冬声势最大的一场雪,在天是雪,落地为雨。近午放晴,楼檐雨瀑飞泻,迸溅一地水光。

 

粗糙的泥墙有着乱七八糟的纹路,水磨石的地面密布着无数的碎花。眼睛长时间盯着墙或地看,慢慢地就能看出一张、两张或多张脸来,这回的发现是一张大鼻子上架着个大眼镜的脸,那会儿则是一个逗笑的细瘦小丑。小时候,我曾在结了霜的窗玻璃上发现形态不一的人脸,也在土墙上看到了狗啊、马啊、牛啊这些动物的形体。不管是仰首望天或是低头俯地,只要凝神,总会有意料不到的发现,“白云苍狗”大概就是这样发明出来滴。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俗长卷,在有心人的眼里不仅能看出里边人物的故事,还能体会出画家的心理乃至大宋朝当时的社会情态——这不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欣赏艺术品的方法吗?

 

西湖之美不在水而在岸,在于岸边的花草树木、山塔楼阁,可这一切若无一湖之水皆不成立啊!美在于接纳、含容,西湖若西子,着一袭风景,美出尽在不言中的千种风情。

 

世博会的中国馆在台湾人蒋勋眼里有“强努”的感觉,似乎大陆人没有看出这层意思来的,以我的凡胎肉眼更是说不出它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好与不好本是各抒己见的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看法,也许多年以后才能有个客观些的评价吧,毕竟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员。

 

“揠苗助长”的“揠”很有意思,明明是“拔”的意思,却读个相反动作的音,成了“压”。不少人觉得别扭,索性来个全面篡改,就叫“拔苗助长”,“揠”也就等于“拔”了。

 

网上有很多格言、警句,不少是抖机灵儿的俏皮话,再不就是耍贫嘴,还有的是套用名言的模式,而真正发人深省、富有哲理的并不多。深刻的句子只能来自实实在在的体验,有感而发的提炼凝缩,不可能凭空造句就能造出来的。不过,有些没有深度但却机智的句子闲来玩味一番也好,自己没有口才欣赏一下人家的谈吐也好嘛。

 

看到几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地名英文联想,很有点儿意思,记下来以博一粲:珍珠港——蚌埠、枪手——武汉、摇滚之乡——石家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