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捕,节?
(2012-01-04 22:14:01)
标签:
冬捕猫狗杂谈 |
分类: 随笔 |
这两天明显气温升高,中午快走,造了一身汗。
中午吃饭时,人们说起“冬捕”的话题,毕竟是搞技术的,主要探讨的是鱼网是怎么下到冰底下并如何运动的。我在大庆晚报上看到照片,冬捕的“头鱼”出价88888元——有人买吗?现在啥都往文化上扯,渔民正常的作业俨然成了节日,城里人把它当成了玩儿和乐子,于是,冬捕火了冰面。
北京通州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小狗贪玩掉进了冰窟窿,爱狗的小伙儿冒险施救也掉了进去,小狗自个儿游上了岸,小伙儿却再也没上来——这出杯具里,人不如狗灵分啊!今后,自救成功的小狗还能得到主人的宠爱吗,因为它的挑皮害了一条人命啊?与此相比,“前妻诈尸”与“清华女生妄言轻生”就是人间喜剧了。
猫行排泄之事从来不让人看见,更不当着同类的面,十分注重形象。它们本能地将自己的排泄物掩盖起来,特别自爱也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清洁。相比之下,人该自惭形秽才是,瞧那些随地吐痰的丑类!因为这一天性,猫们看起来都干干净净的,招人喜爱,于是变成了人的宠物。自然状态下的猫(不是野猫、流浪猫)都会洁净自身,而“圈养”的猫如果主人不打理就不成了,因为人剥夺了它的外在条件。我不养猫、不养狗,想不出来猫是怎么在人居内解决排泄问题的。
猫只由自己的性儿,狗则顺随主人的性儿。
孤独的妙处在于一个人可以实现拥有整个世界的幻想。
惯于沉思的人话必少;反之,话多的人只是嘴皮子利索,过脑子的少。
让电脑使得人的脑子更聪明,而不是更笨、更傻。沉迷网游的人恰好反其道而行之。
历史是这个样子滴:一个人、两个人、几个人根本玩不转它,它也不拿个体当回事,它是个巨人。唾沫也能淹死人,集腋成裘,只有骂的人、采集的人多了才会起作用。你虽不能把自己当英雄,但也不能当狗熊,千万别信历史上留名的那些个人,他们只不过运气好、赶上了,推动历史往前咕噜的,你也有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