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012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行(2)

(2011-12-19 12:14:35)
标签:

温州古城

海坛山

鸥江

朱自清旧居

朔门街

江心屿

郭公山

松台山

九山湖

旅游

分类: 游记
   

我打算沿着温州古城的“城墙”走上一圈,然后再纵横穿插古城。

温州古城的“东城墙”倚南北向的几座小山而建,东南角的积谷山(也就是中山公园里的小山)向北依次为华盖山、海坛山伸到江边,鸥江可视为城北的天然“城墙”。

东面的这三座山现都成为大众游乐的公园,日夜欢歌不绝于耳,晚舞晨功大有人在;这样的情形非温州特例,全国皆然。

我在海坛山上发现一座新修古墓,乃宋代文士的遗冢,叶适——不到此处,焉能知此人?

我想给温州提个建议,山名应该统一,“海坛”与“海坦”哪个准确?我以为“海坛”更佳,何必一乎“海坛”、一乎“海坦”?

下海坛山即临鸥江,沿江岸向西而行,有码头排列,当年我渡鸥江的安澜码头还在,江水依旧浑黄,似乎更脏了许多。

正在江边徜徉,忽见通江主路有“朱自清旧居”的标志,于是循迹而去,却在高楼间发现一处硕果仅存的老房子,有王蒙题字的“朱自清旧居”匾横于门额。说是老房,其实全新,显然是近时为之。

这座温州老式民居里边展出着朱自清在温州时的足迹及其简要生平,特别提到他在此写下的相关散文名篇,有《十中校歌》、《绿》等。

20044月我行走古城时,温州古城正拆得热火朝天,那时我还不知道朱自清住过的这座宅子在这里并也列于拆迁之中。现在的“旧居”并非 朱先生当年所住之地,真正住过的老屋在西边二百米远的地方,那里现在已是林立的高楼。为了给房地产开发让位,便将旧居移位重建,故有现在所见的孤岛式的独存。各地名人旧居即使幸运地躲过战火,却大多难逃如今地产大开发的拆迁,原样重建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样的情景太多了,关心文化的人只要去看看齐白石在京城西单附近的故居就明白,文化在今天是个什么处境了。

距“朱自清旧居”不远还有一条新修的“古街”,名为朔门街,据说此街在明清时十分有名,但现在别说繁华,就连开张的铺子也没见几家,我们也没看见这条街上有什么特色性的东西。

    重回江边,眺望江心屿,那还是从前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东西对峙的双塔,尤其是东塔上那撮“绿头发”(小叶榕)。

    沿江西行,尽头一片高起的绿,那是古城西北角的郭公山。十几米高的土堆能叫山吗?此处有佛道合一的寺庙,佛家的一群居士在殿里吃斋,而道家的那面向来是清静无为。“山”上一亭,名郭公亭,郭公为谁,没说。

    下郭公山,过勤奋水闸,走勤奋路,辗转来到九山湖。此湖我还有印象,那年春天湖里游有泳者,现在已有正规的泳道了。湖东的松台山上新耸起一座高塔,是当年没有的,近前方知乃新建的宋塔。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海坛山上望鸥江)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重回江边,江心屿上的双塔)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温州行(2)
                           (“勤奋水闸”四字为郭沫若所题,此郭公非彼郭公)
温州行(2)
                                     (九山湖与松台山)
温州行(2)
                                    (白桥为九山桥)
温州行(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