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行(2)

标签:
温州古城海坛山鸥江朱自清旧居朔门街江心屿郭公山松台山九山湖旅游 |
分类: 游记 |
我打算沿着温州古城的“城墙”走上一圈,然后再纵横穿插古城。
温州古城的“东城墙”倚南北向的几座小山而建,东南角的积谷山(也就是中山公园里的小山)向北依次为华盖山、海坛山伸到江边,鸥江可视为城北的天然“城墙”。
东面的这三座山现都成为大众游乐的公园,日夜欢歌不绝于耳,晚舞晨功大有人在;这样的情形非温州特例,全国皆然。
我在海坛山上发现一座新修古墓,乃宋代文士的遗冢,叶适——不到此处,焉能知此人?
我想给温州提个建议,山名应该统一,“海坛”与“海坦”哪个准确?我以为“海坛”更佳,何必一乎“海坛”、一乎“海坦”?
下海坛山即临鸥江,沿江岸向西而行,有码头排列,当年我渡鸥江的安澜码头还在,江水依旧浑黄,似乎更脏了许多。
正在江边徜徉,忽见通江主路有“朱自清旧居”的标志,于是循迹而去,却在高楼间发现一处硕果仅存的老房子,有王蒙题字的“朱自清旧居”匾横于门额。说是老房,其实全新,显然是近时为之。
这座温州老式民居里边展出着朱自清在温州时的足迹及其简要生平,特别提到他在此写下的相关散文名篇,有《十中校歌》、《绿》等。
2004年4月我行走古城时,温州古城正拆得热火朝天,那时我还不知道朱自清住过的这座宅子在这里并也列于拆迁之中。现在的“旧居”并非 朱先生当年所住之地,真正住过的老屋在西边二百米远的地方,那里现在已是林立的高楼。为了给房地产开发让位,便将旧居移位重建,故有现在所见的孤岛式的独存。各地名人旧居即使幸运地躲过战火,却大多难逃如今地产大开发的拆迁,原样重建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样的情景太多了,关心文化的人只要去看看齐白石在京城西单附近的故居就明白,文化在今天是个什么处境了。
距“朱自清旧居”不远还有一条新修的“古街”,名为朔门街,据说此街在明清时十分有名,但现在别说繁华,就连开张的铺子也没见几家,我们也没看见这条街上有什么特色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