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小兴安岭伊春骑行(3)

标签:
翠峦哈伊公路户外骑车小兴安岭昆仑气跃进林场前嫩高速绥棱中秋节 |
分类: 户外单车 |
翠峦不小,早餐开的也早。5:40,我即告别翠峦,骑上G222哈伊公路,不久又是高速路面,也就是昨天走过的路。
一路上坡,骑到昨天吃午饭的胜利村我用了一个多小时(昨日才半个钟头),下了一道冈,就看见了传说中的“前嫩高速”路口——昆仑气;昨天我见过昆仑气的路牌,当时没想到还会与它有联系。
我有几个版本的地图,都标示着一条自翠峦向西北有一条通往北安的、未建成的公路,我据此打听该路,为什么当地人都不知道呢?这是因为实际上这条路是在离翠峦至少 15KM、南边的昆仑气开始的,而不是像图上画的那样起于翠峦——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得误导了多少我这样的人啊!
我手头的地图是2005年版的,6年多的时间这条路还没建成,这叫啥速度?看目前的进展,再有两年也通不了车。
自昆仑气始,这条路上新压的硬路面、沙石路、土路、烂路不断地来回变换,绵延约30KM。
路上没有指示,我惟恐错过去绥棱的路口,不断地询问修路民工,他们多数也不知道。
当我终于看到一个村落时,几个把我当成是“伊春那一撇子”的妇女告诉我这里是跃进林场,捋着下面的板路、“别下道”一直走就能到绥棱了。
跃进林场、建兴、东股流、张家湾……这些个地名在地图上根本没有,我顿时失去了方位感,不知道自己走在什么样的路上了。不过,有路标为证,此路的确可到绥棱。
这是一条极窄的水泥板路,窄到对向来车须一车避让方可过去的程度。这条小路在山岭、林区间像蛇一样左拐右绕的——别说,真的有蛇!
这条不知名的小路真是肃静,几乎看不见人也看不见车,时而能见到运木材的小火车道像废弃了似的静静地横亘着。小路两旁既无路肩也无壕沟,直接连着林子,所以给我以小径之感,像是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在这样的路上骑车,我心里非常舒坦,尤其是后来从西北河到张家湾的那段林间小路,幽静得令人想往啊!
这样的路是为林区而铺的,就像我们的油田公路是为石油而修的一样。地图上找不见它,也就不被外界所知,故而人少车稀了。
在我眼里小兴安岭的景色比不上大兴安岭,大小之称不是没来由的,在气势上确有差别;如果没有这条林区小道,那么我的这次伊春之行真的就寡淡了不少——一条不足百里的路径却是此行印象里最美的景致。
中午,我在一座木桥旁停下来吃午餐。我已估计到今天很可能会遇不到人家、赶不上饭时,昨晚便准备好了食物。坐在桥头,看着流水,我吃了几个沙果、两块半月饼,喝下两袋酸奶——今天是中秋节,现在太阳高挂蓝天,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好不惬意——这也是骑车苦行中的享受啊!
由于遇到修路,头午我只走出六十公里的路来,所以后半程就很紧张了。问路时,跃进林场的一个人有点儿近乎幸灾乐祸地说:“壳吧,天黑了也到不了!”六棵松的一位则替我担心:“唉呀,那你骑不到哇!”张家湾的某人则不相信我是从伊春骑车过来的——难道我能插上翅膀飞过来?
下午三时,在一个岔路口,我才骑上有里程碑的路,到了绥棱农场我才弄清它就是地图上的四海店,至此我才从云山雾罩中找回了方向感。
出了山林,回归人间,景也不好看了,车辆也多了,我也越来越乏了,一公里一公里地挨着路程,心里只盼着:绥棱啊,你快点儿到吧!
六点之前,绥棱可算到了!论里程,160KM并不多,但骑得很艰苦,膝盖、脚腕都酸痛了。
今年的中秋节住在绥棱,去年呢?与女儿及妹妹一家在哈尔滨过的;前年是跟老弟在北京的千家店;再往前数是鱼池朝鲜乡、新疆的喀纳斯……一年一个地儿——当夕阳沉入暮霭、燃烧起一团玫瑰色的晚霞时,我回首东方,看到那里挂着一爿圆润的金色朗月,那是苍天给我发的金牌,还是嫦娥赏给我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