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小兴安岭伊春骑行(2)

标签:
g222国道哈伊公路户外骑车铁力依吉密河漂流小兴安岭伊春翠峦旅游 |
分类: 户外单车 |
梦里,我在电视台的采访中严词激烈地痛批贪官,并在冷静的、一字一板的话语里醒来——咦,这跟我的骑游天下也不挨边儿啊?离亮天还早,睡不着了,开灯看了一篇读者上的散文,做做笔记,看看地图,起床洗漱,打包离店。
铁力距伊春只有 123KM,今天的行程宽裕得很。
铁力的路标非常清楚,怎么进、怎么出,明明白白的。
铁力自知其小,但在省内小有名气,也有游人不远数千里慕名而来。“小城大世界、山水自然国”是铁力的宣传语,不无自豪地宣称咱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啊!
铁力是山区与平原的分界,山岭下的小城,昨天离它三十多里我就望见山影了。
今早出城后即开始爬坡,初缓后陡,自国道100KM处的北关村始,我真正进山——小兴安岭腹地了。
五年前,我与女儿随单位的人到此旅游,在依吉密河上漂流时筏翻落水,当时的情景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从那儿以后,女儿再也不敢漂流了。那时的漂流很不正规,都是当地人自己搞的,谈不上安保措施。现在的这段河流上设了五个漂流码头,其中的一个可以承办国际漂流赛事,想来应该有安全保证了。
依吉密河隐身于茂密的林中,在国道上是根本看不到的。我骑到头号码头,估计再往上点儿就是它的源头所在,它向下注入呼兰河,与其一道汇入了浩浩荡荡的松花江。
国道变成了高速路面,G222一线正在变身高速,若是明年自行车就上不来了。我觉得高速只有路面好一个优点,而对观景有所损失,因为它把沿途的景也搞得像它一样雷同了。如果路面尚可,我还是愿走等级低些的公路,起码能见着人家可以解决饮食问题。比如这个中午,我骑到一个叫胜利村的地方,看到路边有两个饭店,便停下来在其中的一家吃了午饭;我本来是想骑到翠峦吃饭的,可估算公里数到那儿还得个把钟头,也就不往前走了。
路边的饭店都贵,这里也如此:一盘木须柿子要14元,而那比小碗大点儿有限的米饭3块钱一碗。另一张桌子有三个民工在吃饭,他们看我的打扮问我在哪个工地干活儿,知道我是骑车旅游的,边喝酒边自语道:“你说咱们啥时候也能像人家一样没事各处转?”“咱们?这辈子不可能啦!”每与下苦力的人相比,我常有负罪而非优越感,越发地觉得社会分工虚伪且残酷;没办法,这非个人所能改变的。像这些修路的民工,他们确实没有像我这样游山玩水的可能了,而他们做的却是最实实在在的事,没他们干活,哪来的这么好的路?
午饭后我继续走高速,它绕过翠峦兜向伊春的南环。
13:30,我正要进入伊春城区时,接到老弟从北京发过来的短信,他骑车到了永宁——我们哥俩都在山里骑车,一个南,一个北。
我在伊春城里慢悠悠地骑了将近一个时辰,差不多将其最好的地儿都转到了,兴安森林公园、水上公园、伊春河畔等等。
15:15,我看见路边有一块模模糊糊的里程碑,那是哈伊公路G222的0KM——自此,我就出城往翠峦骑了。
翠峦是伊春的一个区,中间隔着乌马河区,离市区18KM。
虽然午后天阴,搞得天像是要黑了似的,这点儿路也就一个小时,我也不急于赶路,就那么慢悠悠地骑着。
我更关心的是明天的路怎么走,因为回程的路在地图上非常不明晰,只能向当地人打听。在翠峦街头,我问了好多司机,他们都否认我说的那条自翠峦去往北安的路。后来,一个开皮卡、卖西瓜的人告诉我一条可至绥棱的路,而且得到另外一些人的证实,我这才放下心来,找好住处安心地出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