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去内蒙兜圈儿(8)

标签:
内蒙古满洲里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巴尔虎海拉尔g301骑车户外旅游 |
分类: 户外单车 |
我五点钟起来,洗漱整理行包,给车子补足了气,5:40,一个人离开旅店。
我们的住处靠近铁路,在天桥下面的一道街,从酒吧、商铺林立的中苏路骑到五道街,由此一路向东、沿G301国道奔海拉尔——自此,我开始一个人的骑行。
出满洲里所见的第一块里程碑是 1531KM。绥满公路G301以绥芬河为起点,以满洲里为终点,自起点绥芬河至齐齐哈尔已变成全程高速,后半段还在改扩建中。国道已升格为一级公路,只要封闭即为高速。
扎赉诺尔距满洲里很近,是因煤而兴的矿区。在它之前,国道悄然变窄,待我在二卡重回宽敞的一级公路,怎么也想不起它是怎么“消失”的。这让我多走了3KM并多花了一些时间——今天的里程很紧张,我不得不掐紧时间啊!
这段路坡度起伏不似昨天那样大了,且下坡多一些,所以我的骑速不低,上午即跑出了110KM。
为了节约时间,午前我没进村镇,只在西乌珠尔服务区买了麻花、牛奶,再骑了一段寻找个阴凉之地解决午餐。这一路还是见不着树的影子,里程牌的阴影不足以遮阳,最后发现一个立着天线的小房子,在那儿我将吃的送下肚,然后接着上路。草原的蚊子凶啊!骑着车子不觉着,一停下来呼地一下就把你包围了,赶都赶不开——我在吃饭,蚊子在吃我!
总体而言,满洲里以东的草原不如西边的左、右旗那边,退化现象更严重些,难得出现的几块湿地,就让一些游人停车拍照,以为稀奇。
草原地广人稀,茫茫无边,稀少的人烟老让我想象蒙古人怎么过日子。在我眼里,没离开草原游牧生活的牧民基本还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一顶蒙古包、几匹马、一群牛羊,逐水草而居——当然,现代化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比如,蒙古的长袍不多见了,摩托车也代替了马以牧羊赶牛,等等。这样的草原生活大多的时候是枯燥的,所以才有蒙古人离不开的酒、喝高兴了就唱歌跳舞的吧?
我跟许多人一样如此想象蒙古人的生活,比如路上遇到几回的一对儿北京夫妇,他们自驾游来看呼伦贝尔大草原,看过之后大失所望。许多事物在未亲历之前都被理想化,一旦亲眼所见,大多都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呼伦贝尔大草原,想象中多么壮观,置身其中连走几天,感觉就会麻木了——我们都是“印象派”啊!
15:15,我骑到陈巴尔虎旗,一个一条街的镇子,自称是天鹅的故乡。这里离海拉尔不远了,当天赶到不成问题。
好几个巴尔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巴尔虎”是什么意思?这些疑问你问当地人他们也回答不上来;他们虽是蒙古人,但早已汉化,对本民族的历史几近无知了。
从“高速”上海拉尔的出口进到城里,还有十公里的路,属山地,要过两座桥,桥下的河该是伊敏河吧。
一条大下坡路作为海拉尔的景观大道通向市里,山上有座寺庙和老远即见的白塔,路两旁立了一些雕像,感觉不错。
17:20,我在海拉尔安顿下来,跟老弟通了电话。他在满洲里躺了一小天,感觉好多了,下午托运了自行车,傍晚在街上走了走,明天他将乘大巴去阿荣旗,然后返回。
海拉尔的夜景被灯火映得比白昼间所见的漂亮得多,这使我想起进城前的远郊分布着好几座发电厂——海拉尔是不会闹电荒的啊!
伊敏河上升起了音乐喷泉,远处的夜空绽放着焰火,走在河边,一时忘了这是在偏远的内蒙古……
当日行程:201KM;总行程:116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