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碎句(6)
(2011-06-08 04:47:45)
标签:
山长祭酒友情杂谈 |
分类: 随笔 |
古代书院的最高领导称为“山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校长。为什么叫“山长”而不是“院长”呢?或许是书院多是在山里或靠山而建?此吾之臆测,“山长”为尊称,山之高喻师之尊也。这一称呼是数年前我看小说《张之洞》时才知道的,无知久矣。另外,全国最高学府的太学国子监的最高领导官称“祭酒”,琢磨琢磨都挺有意思的。
古人的一些言谈话语像是知道我们今天要发生的事似的,不是古人有预测未来的本领,而是他们抓住了世界、事物发展的真谛、规律,也就是说,不管世界变得多么先进,其本质还是一样的;即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也不比先秦时期的人高明多少,那时人的思想就已臻于成熟,我们今天还无法超跃,也不可能超跃的。现在结出的思想果实都是在诠释古人的言行,或者干脆就是嚼那时的剩馍。
友情被永恒地歌颂。我怀疑世上真有如许深的真正友情。抛却俗套往来,只以心灵相交、言语相通。这个只能在网上做到,一旦谈得来的网友见了面,肯定会大失所望友情马上灰飞烟散,彼此会有“相见不如怀念”之感。
售楼广告曰:“有情人终成房奴,有钱人终成眷属。”这是现实的真实写照。要情要房,这是对感情的考验。难道就不能给有情人提供一处蜗居的所在吗?
孩子的画哪怕是信笔涂鸦,也是父母眼里精彩的作品。孩子心目中的世界因为天真未凿,画出来的自然是纯洁可爱的世界。
在文艺上老是围绕着“流派”啊、“主义”啊争论不休的人不会有出息,真正的艺术家只是在默默地投入创作。这也是评论家的地位从来不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