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教育和农民工

(2010-03-19 15:02:10)
标签:

中国教育

农民工

杂谈

分类: 随笔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能不能少跑美国、欧洲,多跑跑西海固?能不能少跟奥巴马聊聊,多跟西海固的小马聊聊?”这两句发问来自于一位德国的“80后”、现在北大读博士的刘泽思。小刘一定是在西海固受到了强烈的心灵冲击才会对非本国的教育状况这样发问。相信去过西海固的人都会被那里的穷困、缺水、濒临毁灭的生态环境而震惊并心怀戚戚,教育官员们也会有人去过那里,对那里的生存状态触目惊心。可是,在震撼、感动之后去为那里的人和孩子办些实事的人太少了,可是一个外国人看不下去了。前几天我还见到媒体报道说某个地方要派教师去日本考察人家的办学,这种以取经为理由的学习考察又要成为某些人出国旅游的借口了。听到这个德国小伙儿的话,那些人与不作为的教育官僚们是不是汗颜?

 

 “中国农民工”获得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的亚军,称他们是“保八”的最大功臣,获奖感言为:“正因为他们曾经的奋斗、如今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眼光,使得这个国家的经济一步步复苏。”农民工在本国没有得奖,美国人看到了并说了句公道话。中国农民工抛家舍地进入城市奔生存,没有得到起码的尊重,甚至有的连血汗钱都拿不回去,他们的确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可悲可泣的奉献。高楼大厦不是政府、也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盖起来的,是农民工这些极廉价的劳动力竖起来的。总理说要让人们活得有尊严,我想也包括农民工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