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未都说收藏》
(2009-12-16 13:53:40)
标签:
马未都说收藏文物中国文化杂谈 |
分类: 随笔 |
看着马未都的博客,在踱步中看完了《马未都说收藏》之《家具篇》。 马先生讲得特朴实、透彻,一点儿都不弄玄。郑渊洁说过,把高深的道理用简单的话说明白,就是大师。马未都是鉴定古董的高人、大师,从他讲的还能琢磨出做人的道理来。文物牵着文化,说物也是讲人啊!
我是把这本书当成知识来读的,对古董文物绝对是个“棒槌”,而且根本不理解那么些人对收藏的痴狂。我所认的理儿就是这都是让欲望催的,奔的不过是钱、大钱、多多的钱!
玩收藏是要有大本钱的,一般人玩不起。马先生玩成了大家,不知道他是怎么积累的资本。不过,我尊重他的学问,因为人家玩出了名堂。我是没钱,有钱也不玩这个。
买古董容易打眼上当吃大亏,缘于你太喜好、动了贪心,像我这不好这个的,你就是拿个真紫檀当红木卖给我,多少钱我都嫌贵不买,何骗之有?看住自己的贪欲,别往前凑和,因为你弄不懂其中的门道儿,否则就擎等着吃大亏吧!
我觉得搞博物馆将文物、艺术品收藏起来供喜好者参观可以,但决不能整得迷得愣的、一门心思琢磨这种“玩物丧志”的玩艺儿;让少数搞学问的去研究就行了,大众还是别好这个。我也不赞成所谓的“盛世收藏”,反而认为是“末世收藏”,众好此道之日即全民不思进取之时啊!
我愚痴不化地认为,这玩艺儿没用。我还是这么认为,现有的文物要保护,不再制造“文物”,流失到国外的文物坚决不花冤大头钱赎买(有那成千万上亿的钱买回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多好啊,甚至拿我们的文物去换都行),被外国佬抢去、盗去的文物则要依法索回。换个角度思维,文物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属于全世界,放在哪儿无所谓。
书法跟钓鱼一样,是个磨性子的活儿,急了不行。马未都从中国人的写毛笔字上总结出了“难为自己”,很独特,跟“以柔克刚”相联系,触到民族的文化层脉。中国文化往好了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以同化外来的文化,往不好了说则是软弱被欺、不得不的阿Q精神,名曰“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