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里藏着哲学
(2009-05-29 10:04: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前天傍晚回到家里,没电。查看总电源开关,跳闸了。职业习惯使我立即在脑子里闪出一个问号:为什么跳闸?各类电器、灯具皆没问题,把开关一合,电来了,只有储藏室的灯不亮,确认灯泡未烧,断定是楼上装修刨砸地面时将楼板间的电线弄断、造成短路跳闸的。次日上楼一看,果不其然:一根电线被砸断。
我们电气这行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某厂生产线的一台关键性进口电机总是跳车,技术人员怎么也查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后只好请求老外的技术支持。老外来到现场,试车、研究了三天,在电机机身划根线,说将电机绕组沿这根线减少一圈匝数。果然,按老外的办法做了之后电机运转正常了。大家开玩笑问老外得付他多少报酬,老外说一万美金。大家说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划这么一根线就值这些钱?老外说了这么一句话:“划根线很简单,就算值一美元,而知道为什么、在什么地方划这根线——值9999美元!”这个故事经常被我们援引于查找故障的不易。许多故障很难判断原因,查找半天也找不到毛病在哪,到最后找到时就跟捅破了的窗户纸一样:啊,这么简单!我们生活里有许多问题也是如此,复杂的表象下潜藏着简单的原因,只要你找到那根“线”,问题立马迎刃而解。往深了说,这也是哲学。
说一件几天前的小事吧:卫生间的抽水马桶在放完水后底部的塞盖儿不能自动回去,使得进水又哗哗地从水箱里漏了出去。我研究了好几回也没搞清楚塞盖儿不能自动返回的原因,只好每用一次便将塞盖儿手动拨回。这可不是个法儿,可又不值得找人修或者换掉马桶,于是我接着琢磨原因所在。反复几次,原因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进水的喷溅使塞盖儿上的“后兜儿”灌进了水,水的重量坠着使它无法靠自重弹回。原因找到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方法有二:1、修理进水机构;2、防止水喷溅到“后兜儿”里。方法1有点儿麻烦,我图省事儿便采用方法2:找个塑料袋把进水机构给罩上了,这样水不就溅不到“后兜儿”里了吗?这招儿非常管用!俺又自豪地轻松化解了一次生活中的不便——诸如此类的琐事儿俺解决了不少,就不一一显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