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门头沟骑行(2)

标签:
g109北京门头沟西胡林爨底下 |
分类: 户外单车 |
清晨不到五点老头儿就出去干活儿了,临走给我一张名片,让我替他宣传宣传。不过照我看,以西胡林所处的位置和他家的条件,估计吸引不了多少游人。
吃过早饭,我离开西胡林继续向西挺进。途经双龙峡路口时我没有停,因为时间太早景区不可能开门,待回来时再游不迟,现在趁早去爨底下和柏峪。去年秋天,我跟老弟及他的同事一起穿越黄草梁、灵山一线时已穿过这两个村子,但我仍想以骑车的方式再瞧一瞧、看一看。
爨柏景区连成一线有 10KM的上坡路段,坐车没觉出坡来,骑车就感觉吃力了。七点钟,我来到爨底下村口时已经满脸是汗,拼力骑到柏峪则已全身湿透了。
字典里“爨”的字义为“做饭”、“灶”、姓,我所理解的“爨底下”意为灶坑。)
爨底下经过打造已成了京西名牌旅游胜地,藏在更里边的柏峪没有多少老房子,也就少了许多吸引城里人的魅力。爨底下那些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有什么吸引力呢?它们不过就是被简单包装过的道具,跟城里后海酒吧的性质大同小异。我不觉得在这儿住上一晚或几天就能体验到先民的岁月,现在它已全被商业的气氛所笼罩,怎么会品出真正古老的味道呢?在这里,你只会为多花的冤枉钱而抱怨,涌起的是不值的感叹。
我不想再看什么古村落了,推车走在爨底下的石板路上,拍了一些照片,便风驰电掣地回到正路,继续翻山越岭地奔向小龙门。
坡度在加大,骑的越来越费力,从小龙门村到小龙门森林公园这4KM,我几乎完全是推上去的,几次停下来歇气。正午的阳光照耀着枯燥的大山,孤寂的山路没完没了,再有几公里我就出了北京到河北了……
12点整,小龙门到了,这是一个林场,名为森林公园。一伙刚下山的游客在门口等车,929路只开到小龙门村,到这儿只能徒步或打面的。他们摇头摆手地说这个破地方没劲,“净往鞋里灌土,走着走着还迷路了!”也有的说现在还不到时候,到时候百花一开就好看了。“我可再不来这地儿了,上一回当就够了!”
望了一眼那座草木并不茂盛的土山,我没了兴致,索性找了一间废弃的木屋,在阴凉地儿躺了下来,享受一下疲惫之后放松的舒畅。混凝土地面太凉,还有飞虫骚扰,我躺了15分钟就爬了起来,离开了小龙门。跟前没有饭馆,林场食堂做的饭菜还不够职工自己吃的,午后一点多钟我回到灵山路口才吃上午饭,酣畅淋漓地吹了一瓶冰凉的燕京啤酒。
有爬坡的艰辛,就有放坡的补偿。一直向下冲也把疲劳丢到了一边,三点多钟,我到了双龙峡。这里游客众多,是个热闹之地。从景区大门到峡谷的真正入口,步行约20分钟,这一段有小火车往返,当然得掏腰包才行(30元/人)。
(国道距此4KM,中间有个火村,929可至,火村到景区的2.5KM只能步行或租车)
双龙峡是条纵深很长的峡谷,全程游览下来至少得三个小时。这条峡谷里的景儿倒不少,其实很一般,不过跟京西十八潭与小龙门相比就强得多了。我来的时间已经不早,迎面而来的都是往出走的游客,走了一会儿后整个峡谷里只剩我一人了。我算计着时间(进门时见到六点钟前出峡的提醒),走到五点钟开始返回。
睡眠不足加上连续两天的骑行,疲倦使我打不起精神来,游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巨蜥出水”处我躺了有十几分钟,日头已照不进深山,但石板吸足了热力十分温暖。如果不是时间催着,我真想就这么躺着……我觉得这十来分钟是最大的享受,比什么“一瀑”、“二瀑”、“小九寨”(太敢命名啦!)强多了。
我走出景门时已经18:20,沿途不见一个人影,小火车、游船都安静下来。骑车下山,坡路陡急,在一个大转弯处好悬没刹住。
我依旧住在西胡林的老王家。这回我没听老头侃大山,吃喝之后就回屋歇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