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4)

标签:
大理白族下关洋人街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天龙八部旅游 |
分类: 游记 |
D3——10月31日(上午):
列车七点到了细雨淋漓的大理,出站口乱成了一锅粥,接站的导游手拿小牌喊着所接游客的名字,接齐人了的团就离去了。我们是散客拼团,“团员”不固定,即使在昆明是一个团而且同坐一趟车来大理的,也不一定还在一个团;所以,每回所见都是新的面孔。我们打着伞跟着导游在站前一家饭店吃过早餐(这个时候居然也有画师现场卖画的),然后上车去大理古城。
大理段的导游“老高”并不姓高,是因为个子高而得名。他是个白族人,普通话讲得不是很好,但还是能听得懂的。站在车前,开始他讲了一些当地水土风情,诸如大理的“风花雪月”(即上关风、下关月、苍山雪、洱海月)、白族的“绕山林”(初恋情人节)、独龙族的“烧裤裆”(男孩子到了14岁举行的成人节)等,然后就极力向大家推荐晚间的一个自费项目:民族风情表演。
9:30,大理古城到了。
大理古城距市区下关只有十几公里,怎么开了一个钟头呢?其实就是为给老高足够的时间好鼓动大伙去看演出呗。不过,因为费用太高(一楼200元、二楼160元),他“忽悠”的效果并不大,只有少数人掏钱去看这个节目。
小雨一直在下,古城湿淋淋的洋人街上伞盖密布,两旁仿古的店铺像是被雨浇过似的生意清淡。所谓洋人街不过三十来年的历史,因当初为接待老外所建从而得名。几十年的房屋因瓦檐上干枯的茅草而使人觉得有了上百年的历史,由此我想到仿古造假该是多么容易的事情,这也说明眼睛该是多么的靠不住。我看的古街太多太多,看得没感觉了。在大理古城的这条街上走马观花一番,漠然回到车里。
三塔是大理的标志,位于苍山脚下的崇圣寺内。我们在参观一家大理石店的同时,老高告诉我们走过去不远就可以远观三塔,“拍个照就行了”。崇圣寺新修了大片的寺庙群,门票为121元/人,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参观;不过我们没有时间,何况爸也不想进去。在这家大理石店,爸花了80元买了一棵“小白菜”,“摆在家里不也挺好看嘛”。
下一个景点是天龙八部影视城,也是依苍山而建。这样的景点实在没啥意思,单为了拍戏而耗资兴建这样的空城,在我看来太劳民伤财了;所谓旅游创收——能有多少人真地对这样的景儿感兴趣呢?倒是朦朦雨气、浓浓云雾掩映着的苍山更引人向往——毕竟自然风光胜于人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