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北京——爆肚冯(33)

标签:
爱在中国行旅游北京前门报国寺廊坊二条爆肚冯美食 |
分类: 北京 |
我在宣武艺园内呆了一个小时多,出来后拐了几个夹道去了报国寺。
寺前经过整饬,有了个小广场,一边的店铺修了统一的门面。
寺内还是那样,看不出古玩生意怎么样。打个转出来,顺着两广大街一直向东而去。
太阳无光,可顶在头上也晒得慌。我尽量在树荫下走,更想钻进胡同里头去。
钻进一条胡同一瞧,这不陕西巷吗?走到头儿是改造中的铁树斜街,街面上很多的饭馆店铺在施工中还在开着业。走到跟樱桃斜街形成“三岔口”,就见“观音寺”铁牌坊立在大栅栏西街上。因为前门大街还没开放无法穿过,我就来到煤市街上。
扭头一瞅,发现廊坊二条口儿挂一牌子,“爆肚冯正在营业”,便走了进去。我曾在北京晚报上见过“爆肚冯”的报道,不想今儿碰上了,眼前也已午后了,就在这儿尝尝这京城名吃吧。
二条本来就窄,加上搭起的脚手架、围起了苫布就更为狭窄。
这么有名的“爆肚冯”店面竟这样小,两层加一块儿才十来张小长条桌,如果不是墙上挂满了招牌和名人来此的大照片,就跟小馆儿一个样,甚至还没有某些小馆瞧着干净呢!
我见靠柜台的桌还有个位子,就坐下来,点了一道爆肚、一盘麻豆腐、一个羊拼盘和一碗杂碎汤。菜立马儿就上来了,小伙计告诉我爆肚要趁热吃。
“二哥”(无论伙计还是顾客都这样称呼老板)用的伙计都是年轻小伙子,他们说话透出相互间关系十分的亲密。二哥祖传的手艺不可能传给他们,他们也不可能在这儿干一辈子的伙计吧?
不想这个了,尝尝爆肚吧——这爆肚怎么样呢?说实在话,我没觉得味儿怎么特别,倒是那碟麻豆腐挺有味儿的。我又琢磨开了:听说有不少食客跑老远甚至排队候着专上这儿吃这口儿,图的嘛?一时真猜不透,只好拿名儿、文化搪塞了;不过,人家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跟今天进嘴的爆肚似乎搭不上关系。嗐,我不也冲着人家的字号才坐在这儿、而且还跟“二哥”合影了吗?
走出“爆肚冯”,从煤市街奔前门,进了广场。
这时节大风骤起、阴云急聚,前门楼子上燕子乱飞,看来要来场大雨。我赶紧加快脚步,刚走出广场大雨点子就下来了。我钻进地下通道,等着这场急雨过去。
雨下了一个钟头,雨水顺着台阶流下来,存了一些水痕。在此避雨的还有不少人,等不及的拿个东西护着脑袋跑进了雨里,不着急的耐心等着雨停。人们的说话声因通道拢音,乍开始还以为在放广播。有个进京上访的锦州人跟人说着他的事儿,拿出一叠叠的材料给大家看,可惜所有人都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雨小得细若游丝了,我大步奔向火车站,登上了熟悉的T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