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她很破烂,甚至丑陋,但我依然情有独钟,因为她是我少年时的家园。
清晨六点钟,在一中上学的外甥女坐这辆合租的“微面”上学,无论冬夏。
这个“凯帝”也有几年了,是头道街最好的楼房。
丁字路口的金都曾经属于国营,现在似乎已经废弃,它的岁数比我还大,建于1959年。
往车站天桥小街拐的砂锅小吃部就是我以前总说的商亭,瞧,它的窗台已齐地了,三十年它土埋半截儿,它还能存在三十年吗?
这条天桥小街此时的摊床还未摆开。
天桥下,这位老人来得最早,正在开始一天的买卖。
卖古董的摊子也出来了。
还没摆全呢,什么人会问津?
天桥下的“港田”多了起来,老家人管它们叫“屁驴子”。
烀苞米的妇女奇怪这苞米有啥照头?
走上天桥,发现了它——哟,票都买好了,你也要坐火车旅行?
肇东车站的站台,这是往南去的旅客正在进站。
站前广场上晨练的人
“龙门批发水果食杂”从前是站前饭店,俺也曾买过五分五一个的馒头吃。旁边的二层楼是车站的,1977年建成,现也超过三十岁了。
远处的站前旅社更有年头了,不知现在还干什么用。
候车室内,地儿还是那地儿,却不是我当年上学的模样了!三十年后的今天,车站扩大了一倍还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