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馒头国标文化 |
去年因为一个馒头引发了惊天的血案,今年2008一开门,听到的头一件可乐的事儿是,馒头出“国标”啦!
乍听以为是笑话,再看却是真事儿!
如果这国标真的相中了馒头,它们的长相就必须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否则就不是馒头。俺是吃妈做的饭长大的,其中就有不少馒头。妈蒸的馒头当然也多以圆形为多,但也有时蒸成长方形、鱼形兀的,甚至以“笑开了花儿”为好,要是按现在的国标衡量,妈蒸的馒头不但形状不能达标,而且也不合乎“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形态完整和美观……没有褶皱、斑点”这样的标准了。
据说这国标是花了两年时间的斟酌才出台的,可见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对此是相当谨慎的,他们绝对不会对这件事生出我等百姓的滑稽感。俺想他们的工作确实不容易,蒸一个馒头就费了两年的劲,接下来还不得对花卷、切糕、豆包等诸多面食系列制定更为详尽的国标?这些同志该有多累呀?
虽然馒头标准跟着2008年一起诞生了,但俺们这个小地方肯定没几个人知道,所以市场上的馒头就仍旧非标着,而且还将继续非标下去。市场上老太太蒸的馒头圆的倒是圆的,但有大有小——爱吃大的买四两一个的,想吃小的就买二两一个的。
俺非常高兴能在新年之际看到这样的贺岁剧,盼望国标委的同志们继续努力,加班加点多生产出一些这样搞笑的喜剧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