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西北自驾游新疆喀纳斯湖边泰加林廊道户外 |
分类: 自驾游 |
吃过午饭,我们带上相机,开始一览喀纳斯风光。
区间车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喀纳斯的 “三湾”主景,应该把最美的放在最后,所以“走三湾”之前,我们先去了湖边。
所谓“湖边”,是指喀纳斯河的源头,往上(北)就是喀纳斯湖了。信步去往湖边的公路,茂密的林木遮蔽了阳光,阴影之中寒意冷丁地钻将出来。我们已经穿上了厚的衣服,足可以抵挡阳光下潜藏的寒流。
我们发现了一个因树林围裹而不为人注意的坡地,虽然不大却大有微缩牧场的意境。坡顶有几所木屋形成的院落,独出于不远处的村落而落落寡和,偏居一隅自有一番幽静。这里背风,有几头牛或站或卧地在漫坡上懒散地吃草。我坐下来瞧着它们,继而放开身躯,把自己摆成个“大”字躺在了草地上。暖洋洋的日光高高地泻下来,即使我闭上双眼,仍能感觉眼前是红红的一片。每一块肌肉都懒洋洋地松弛下来,舒服的感觉从骨缝里透出来,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分解开来,跳出来在空气里歌舞着——啊,真惬意啊!哪里去找这么休闲的地方?这不是人所幻想的世外桃源吗?此刻什么都不必想了,意识停顿了、融化了、消失了、世界也不存在了,我成了泡沫、空气挥发了......
湖边的一块较大的石头上站着一头极小的羊羔,泥地里有俩小孩在玩耍,见我们逗小羊玩,他们连忙把小羊抱走了。小羊是供游人拍照的道具,像是有点儿冷,又像是有点儿害怕。湖边有一些当地人靠着骆驼、马匹等来招徕游客的买卖,有一只鹰也被架在那里吸引生意。
(牌子上写得很客气,偏有人看不见这温馨提示,有栈道不走非走草地。这就是我们外地游客对不住喀纳斯的地方了——这是喀纳斯,不是咱们家那疙瘩!)
喀纳斯河从看不见的湖口涌出,立刻变成了温顺的羔羊一般静静地流下去,汇成随山摆动的碧练,仿佛群山的项链。河对岸隆起的山坡向上急升,顶着一头白雪望着衔含白云的蓝天。浅碧、苍绿、干黄、深褐和说不清的颜色交错着、过渡着,连画家也不会辨别得清那是怎么调和出来的,它们在这幅大的景框内任意涂抹却层次无穷、随性描画依然色彩斑斓。
喀纳斯的美景就是这样造就的,一天经历了四季,春夏秋冬是她骨子里生发出来的颜色。还有哪个地方是这样——河水如玉般地流出春的气韵,花草凋零已是成熟的秋黄,而树木苍翠俨然还是夏日,再往上看却是皑皑白雪配着山坡错落的五彩——四季搀杂在一起,阳光下打个冷战:这到底算是什么时候呢?说不清的喀纳斯唷!
喀纳斯湖藏在深处,只有乘船才能看到她。“美丽而神秘”,这是她的名字。人就像偷窥者想要破解神秘的美,有的还怀着猎奇的念头想看看水怪的模样。我们还是别去打搅她吧,保持她美而神秘的印象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人不能过于贪得无厌,想看清所有;其实,是什么也看不清的。
我们走入了阴冷潮湿的泰加林廊道。这条在树林里伸展着的木板栈道极少人走,也没有引人的风景,满眼枯枝朽干,与湖边河畔相比真是两重天。无景之地往往是最深藏着知识的,因为高深而难为人所理解。人皆重美色,知识再贫乏一些,哪里还会喜欢看这类东西?我们不就是这样吗,瞧了瞧衰气横秋、阴森森的林子,便扭头离开了它——我们只是记下了泰加林的意思,算是慢怠之后的一丝歉意吧:泰加林一词源于俄语,指的是极地附近与苔原南缘接壤的针叶林地带,现泛指北半球寒温带的北方森林,主要是以西伯利亚云杉、红松、冷杉、落叶松这些针叶林为主。看着这些以“西伯利亚”冠名的树种,我毫无理由地想以 “喀纳斯杉、松”来命名才最好,私心地以为你荒凉的西伯利亚哪有俺喀纳斯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