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张岱在《夜航船》里解释“莫逆”一词时写到:“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相与为友。”我不知张岱典引何处,但这四个人肯定是古之大贤,此处之友绝非等闲意义上的“友”,得能“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方可成友。无论古今,能思考这样问题且参透这一人生真理者能有几何?这四人颇为自负,以今人观之,有其心未必能至其境。按这样的标准择友,真是阳春白雪罕有知音啊——当然,真正的高人不会降低择友的标准的,宁可孤独而不滥竽充数。
“题凤”也是朋友相知的的一个称谓。它的来历是这样,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与吕安是好友,有一天,吕安来看望嵇康,恰逢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弟弟嵇喜请其进屋,吕安没进去,写了一个“凤”字而去。后来嵇喜告诉嵇康这件事,康曰:“凤字,凡鸟也。”看了这则古人佚事,我想了好半天嵇康对“凤”的解法。这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嵇吕二人是心有灵犀的,双方都明白此字所表达的意思。繁体的“凤”字为“鳯”,可解作拆字游戏,但又不似这样简单的游戏。我只好把它当成这俩人曾经共有的独特经历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