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情行乞其实是一种作秀表演

(2007-06-15 13:13:37)
 

初夏将晚,户内的人差不多倾巢出动,走到街上,透一透白日的闷热,呼吸一下降温的清凉。

市场路口有一堆人在看着什么,过去一瞧,原来是一对儿残疾的乞丐在地上向前边爬边行乞。他们各自趴在一个安了四个轮的平板上,彼此之间用带子相连,一前一后以手撑地向前挪移。他们的后面还拖着一个也是带轮的镜框,上面写着为何乞讨的几行打油诗。第一个的双腿拖着,第二个举着两只没有脚的小腿,屁股上放着一个用书包裹着的音箱,放着凄楚的“乞歌”。他们每人面前各有一只桶,挪动之前先把桶向前推一下。不少人看了这情形掏出零钱扔进桶里,两个乞者便低头致谢。

行善是受气氛影响的,在一两个人的带动下,不少人也如受裹挟般地往出掏钱,以一块的居多,也有个别五块、十块的,女人最多,其次是老人,也有孩子。

残疾人的生活本应由国家管起来,但国家管不过来的时候,有好心人的施舍也会使真正的乞者活下去。有清醒的人也指出,这种盲目的善心往往被好逸恶劳之人所利用,无形中鼓励了不劳而获的风气。瞧这两位的钱桶,就这一会儿功夫就要了半下子钱,估计得个二百三百的。

乞者行为也是一类“秀”,表演苦情戏赚取同情以谋财。舍下脸皮、吃点儿苦头就能赚这么多钱,谁还干活出苦大力?那些口熬肚攒、省吃俭用的老人拣废品能挣几个点儿钱呢?蹬三轮一天也就二三十块吧——他们把浸着汗水的辛苦钱也扔进了乞者的钱桶。

看到这些“慷慨好施”的人们,我想起那些贫困地区的人民所过的日子,他们不会在人前演戏,所以就得不到关注,也得不到大众的帮助。人们只看到乞丐表面的可怜,却看不到真正该同情的往往是那些不会演戏的弱势人群。他们在施舍中得到道德感的满足,却不知道舍错了对象;不管他们承认与否,施舍的动机里还暗含着“至少我还比他强”的潜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